享受GMAT中的点点滴滴.

2017-08-12 作者: 322阅读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GMAT是生活的一部分,没考过G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的确,现在回想起生活几乎为G所填充的一个月,感觉五味杂陈,感慨良多,但是却又很庆幸自己有机会接受GMAT的考验。GMAT考试的能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先不说SC、CR和AWA让我的理性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RC考察的能力——定位、筛选信息——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要用到。说这些就是让大家不要把GMAT看成是苦差事或者某种包袱,或许不少战友复习过程中苦的滋味多于甜,但是我还是建议要尽量抱着轻松的心态来应对。

  说完心态,就开始说具体的心得啦~

  准备时间:7月19号放假后就开始闭关,期间只出门过5次,一天平均6-8小时。可能是因为我英语(论坛)和数学基础比较好,整个复习过程时间上没有投入太多的量,没有像高考(论坛)那样拼命,但是效率还是很高的,基本上能够做到一坐下来就进入状态而不是经常神游。因此就我个人感觉而言,时间投入的绝对量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时间利用的效率。当然,我也一直主张个性,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我的经验仅供参考,未必适用于每位战友。(有很多成功的前辈时间投入的绝对量比我大得多,因此我现在有时很阿Q地想如果自己像他们那样投入大量时间的话是否可以取得更高的成绩,哈哈。)

  各科具体复习心得:

  SC:我用的材料有黄皮OG(做完3遍,总结一遍)、紫皮OG(做完两遍,没有总结)

  对于语法,我最想强调的一点是一定要自己总结。曾经把OG做了两遍后(答案解析也很认真地看)做一个SECTION要错到7道左右,痛定思痛开始做OG总结,完成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回来做的正确率就提升了很多。只有自己动手做总结,把GMAT语法知识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以后才能真正地融会贯通。记住,Prep语法笔记一定要看!

  CR:我用的材料:黄皮OG(做完一遍,总结一遍)、紫皮OG(做完一遍,没有总结)。

  就我个人看法而言,其实CR的体系是很简单的,刚开始复习时看大多数CR心得都比较复杂,一度也完全按照这些前辈牛人的方法去做题,效果不甚理想。后来自己摸索,慢慢体会,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东西:最根本的还是抓住前提,推理过程,结论这三点。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三点的话做对一道CR也就成功了一半。

  当然,诸如他因法削弱,假设题可以用not+weaken来做这些基本方法还是很重要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有了这些东西也就足够了,我曾经仔细研究过lawyer大牛总结的方法,到最后也只截取了其中的20%左右。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你虽然知道某种解题套路,但是却没有能够看出哪个选项符合套路。举个例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因法削弱,但是我们经常都看不出正确选项就是他因。因此就引出了我想强调的另一个基本点: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不过关的话,要看出搭桥,他因削弱,断桥削弱或者加强的话难度就比较大。

  总的来说,我认为,GMAT备考里,CR没必要过于强调方法,最根本的还是提高阅读能力,抓住前提、推理过程和结论,再加上必备的一些基本方法就已足够。最后预祝大家在GMAT考试中取得佳绩。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专家推荐
  • 成功案例
  • 博文推荐
  • 武安琪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6360人

    被五所大学全拒的Z同学,成功帮她申请排名前50的院校并取得6000美金奖学金。

  •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 薛占秋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0年

    成功案例 1869人

    从业3年来成功协助数百同学拿到英、美、加、澳等各国学习签证,递签成功率90%以上,大大超过同业平均水平。

  • Tar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6年

    成功案例 1602人

  • 重磅活动 | 澳国立2024中国信息日,欢迎报名!

    1645人阅读 查看原文

  • 澳洲首个本土大学排名出炉!几乎颠覆QS排名!全澳第一竟然是......

    959人阅读 查看原文

  • 昆士兰大学信息日|院系大咖坐镇,精彩大师课不容错过!

    1283人阅读 查看原文

  • 巴斯斯巴大学换新校徽——带你重新认识这所学校

    1612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