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了留学分享」14岁“林黛玉”加拿大留学记:不再攀比,只做自己

2019-09-19 作者:刘旭阳-Ron 392阅读

加拿大了留学分享

澳际小编知道很多同学对加拿大了留学分享,加拿大留学日记的相关问题有所疑问,下面小编整理了《「加拿大了留学分享」14岁“林黛玉”加拿大留学记:不再攀比,只做自己》相关内容答疑,欢迎阅读。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在线老师,进行一对一专业答疑。祝同学们都能出国留学成功!

我在温哥华的一所中学留学4年,过去读初三,不到14岁,目前开学就读于麦吉尔大学

来加拿大之前,我初中在国内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双语班就读。到这边后,得益于加拿大下午三点放学的大把时间,课余发展了五花八门的兴趣爱好:花样滑冰、街舞、爵士舞、综合格斗、举重、吉他、神经科学、营养学、运动学、哲学……几年下来看了无数书,法语考过了DELFB2,搞清楚了一系列增肌减脂的生物学奥秘,从一个整天闷闷不乐阴郁的、弱不禁风只知道刷题的林黛玉变成了健康活跃开朗的运动狂女汉子。

——如果问我在加拿大留学这么久,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一定是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人。

刚开始在加拿大上学,真的是带着无比的澳际感自豪感,给自己贴上一个外国语学校双语班学生的标签,藐视其他不思进取天天玩乐不好好学习拿C的学生,也对加拿大高中学习的松散和简单程度嗤之以鼻:下午三点就放学了,简单程度就不用说了,数学高一了还在学因式分解一次函数,科学到高二才分成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学的还是国内初三的内容;作业少得不得了,一般老师还给你一两周时间去做,大部分学生无限拖延只要在学期结束前交上去照样算分。心想这种教育,都要把学生教成傻逼了。

曾经一度觉得中国教育好啊,学的知识扎实,学生个个勤奋无比。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是无数人选择出国留学,接受懒散的西方教育?这几年通过观察和反复思考,全面地比较一下了中西方教育。

1全才VS专才

中国教育是逼着所有学生成为学术全才,所有科都要学,所有科都要好,一门不好都会拖后腿。从小就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木桶装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所以一科不好都是病得治,必须要全面发展。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学习考试的料。很多学科,不懂就是不懂,没兴趣就是没兴趣,随便训练一万遍也没用。比如我数学空间感很差,一考几何函数图脑袋就是转不过来,别人一看就想出来怎么做,我想一个小时也想不出来。有很多人考试不行,但是生活技能其他方面非常优秀有能力,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禁锢在磨炼考试做题能力上呢?

这边教育强调的是“精”,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就行了。我表姐在国内成绩很不好,但是她非常有艺术天赋,画画书法都十分擅长。她现在和我一起在加拿大留学,申请艺术类大学只需要三门课的成绩:英语,一门第二外语和艺术。艺术不用说了她自然能脱颖而出,英语只要达标六七十分就可以了,第二外语选中文考了95,被录取妥妥的,不用费尽心思学习数理化等文化课,她以后可以专注练习画画了。若是在国内,她恐怕拼死也过不了高考这一关。不知道有多少艺术人才就这样被刷下去埋没了。

而且,人其实有一技之长便足以谋生,把自己擅长的做到极致达到顶端级别照样能过得如鱼得水,对社会贡献反而更大。就像如果一个人说我会得可多了,我唱歌会唱两只老虎,游泳会狗刨,英语会ABCD,数学会加减乘除……所有领域的都会一点皮毛,但就是没有一个是做得好的完全掌握的,那还不如一个打扫清洁最能干的人呢!

2教学形式

中国学习内容很单一,都是学术类,没有选修课,除了每周一次还经常被占的体育美术计算机音乐。而且说真的,这些课都是应试。体育就不用说了,国内体育就是天天翻来覆去那几项要考的坐位体前屈长跑跳远。

加拿大高中的选课制给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如经济学、摄影、软件设计、缝纫、烹饪、木工、心理学、汽修等。学生在中学就可以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基础知识,涉猎各个学科领域,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

不去真的接触、学习一个科目,真的不会知道自己真正喜不喜欢。我以前因为自己热衷烹饪是个吃货就想当个大厨,选了烹饪课后天天穿着厨师服在厨房里面洗盘子切菜,过了一年十足的厨师生活,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很多时候,喜欢一个科目并不代表就会适应相关的职业,比如喜欢生物医学并不代表就会喜欢医生这个职业。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十分清晰。首先要思考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努力往那个方向发展。高二之前真的学得很浅,但今年我选了AP,一下子就难起来了,作业也增加了,数学物理甚至我都觉得有点力不从心。AP/IB课程的设置就是给真正想选这方面专业的学生的。这种设计其实很合理,因为一般太小的时候很难思考自己以后的专业方向,所以学的都是浅尝辄止,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做真正想做的事。

到了高年级,思想成熟了,能认真决定未来职业的时候再细分,开始在自己喜欢的科里往深处学,这样就不会强迫那些已经定位好不会走这条路的学生学习不喜欢的课,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学起来即使难也会有持续的动力。不然如果一开始就所有科进度快学得高难深,学那么多浪费时间最后一辈子也用不上,还会导致对不喜欢的科目的厌恶。

3学习内容

加拿大文科类社会历史等课学习通常是写论文,话题很开放自由,比如你对加拿大对土著居民的态度怎么看,还有给学习主题做海报PPT,比如搜集某场战争的资料,给全班同学展示讲解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场战争很重要等。考试一般一学期一次,该背的人物时间事件也是要背的。英语课读小说读诗歌莎士比亚,也有很多做海报PPT写论文,问答题通常是关于你的看法。

我觉得比国内语文好的一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不用死记硬背课文古诗文言文,语文尤其是文言文,背的我要疯掉了,默写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咬文嚼字,纠结这个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理科套公式一样。完全无法想象要是要求我们背诵莎士比亚的诗、古英文的用法会怎么样,这边最重要考的是逻辑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

理科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的进度比国内慢很多,内容都是课本上的知识,我看过国内高中的课本,课本上的知识其实都大同小异,数理化生全天下都差不多。但是这边绝对不会考竞赛题或者刁钻古怪的难题,比如小明脑子抽风在AB两地来回跑一会这个速度一会那个速度。

4保姆监管惩罚式教育VS放养学习鼓励式教育

中国学校是时时刻刻把学生当犯人一样监管起来,各科都有家长群学校群,24小时汇报学生学习情况成绩排名作业完成质量。但凡分数有波动,考试没考好,或者老师认为学习态度有问题,便会即时和家长沟通,把学生叫去办公室谈心等等等等。

我最反感的就是惩罚式教育,排名次就是典型——以分数衡量人,给学生贴标签。谁都知道排名低了意味着什么,每天关注的都是我名次又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天啦又丢了0.5分居然就掉下去两名,隔壁班这次分比我们班高,我们班在年级上又落后了……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恐惧和焦虑,一分都能影响我一整天的心情。考得好那是理所当然,考不好就是你有问题,必须要惩罚,周围人看你的眼神对你的态度都不一样。

中国教育在我的心理留下的阴影太深了,导致都两年多过去了,到现在我即使拿A考满分得一个高一年级数学最优生,都只感觉到庆幸,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任何考试只要没拿满分就条件反射地感到无比失望和恐惧,心想天我怎么这么傻逼丢了0.5分,0.5分就是5个百分比,会影响我的formativework,我的总分会怎么样怎么样……这种对分数的不安全感、恐惧感已经根深蒂固了,对我的灵魂造成了莫大的摧残。

学生真的是被无休无止地鞭策着学习,很容易让人疲倦产生抵触厌恶情绪。想当年,真的厌学到极致,拼命学习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汲取知识,而是被恐惧所控制,时时刻刻都处在名次下降的惶恐之中,压抑情绪疲乏地死记硬背刷题为了拿到一个高分,要保持排名,保持一个好学生的头衔。

而加拿大学校首先就没有围墙这种东西,谁都可以自由出入。学习上老师态度都很无所谓,尽自己努力做作业考试,他们打个分批改了发下来就尽到了自己的义务,不会逼你完成作业改错抄试卷,学生不做作业考试考零蛋都无所谓。分是自己的,不想学绝不会逼你学。

虽然看起来很散漫,但是我们可以探索钻研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看上去貌似没有那么多监管鞭策,但真正学习起来都是很有动力的。因为是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是被内在的动力驱动而不是来自外面的压力,这样的学习才是持久的而且充满乐趣的。我现在可以天天研究营养学运动医学神经科学,虽然有很多专业名词在不感兴趣的人看来十分生僻枯燥,但我自己兴趣盎然,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乐意为了研究人体而选了比较难的预修微积分AP生物化学等。

5价值观差异

加拿大人的个性被尊重,自己爱怎么打扮怎么打扮,我刚过去的时候住家就送了一盒指甲油为礼物。当时我才十三岁哎!我妈都惊呆了,我也惊呆了。第1天上学三观都被毁了,不用穿校服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还是被刷新了价值观:学校里女生和我差不多大的一个二个都染烫了头发,穿着高跟鞋吊带露脐装,化着深色的眼线睫毛膏,晃动着长长的精致的五颜六色的手指甲,不光女生有些男生都打了耳洞戴着耳钉,看起来简直就是二十多岁。当时我心想,嗯,一群不良少年!!!很鄙视。慢慢发现,我要这么想的话全欧美感觉都是不良少年了……化妆打扮自己太普遍了!人家看来是很正常的事,要在中国早就被学校警告请家长了。这个跟社会观念也有关,从各种校服校门不准化妆染头发等等就能看出来,中国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的定义是有着许多刻板的条条框框的,社会观念就是纹身染头发化妆什么的人就是社会青年很危险堕落。相比起来加拿大社会包容多了,不会随便贴标签,我接触的很多人包括我天使一样的前住家照样染发纹身,穿着打扮和人品一点关系都没有。待久了,我也开始化妆染发戴耳环之类的了,和我同年出国的女生几个月后基本都被同化了,自己变得美美哒多开心,也没见影响学习。

在中国惨烈的竞争环境下长大,时时刻刻都得到这样一条信息:我必须好好学习争第1名,考个好学校,考个好大学,才能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不被别人看不起……一切教育生活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这样扎根在每个人心里,只有上了好大学有了文凭一份白领工作才能算得上过上好生活,不自主地把蓝领工作和低学历划为“底层”。还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传统价值观就是人就该吃苦勤劳工作学习,不然就是low逼好吃懒做不上进。所有人都应该接受精英教育和训练,刻苦训练成为精英。从小到大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诚然,要想成为精英人才挤进上流社会,在哪里都不轻松,这边有很多学生也是天天补课学习各种技能,拿无数奖,GPA高得吓死人。但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不一定要拼得头破血流挤进上流顶级社会阶层才能过得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有时间休闲娱乐看看电影逛街看书,过得也很开心啊。为什么要把生活过得那么辛苦?该放松就要放松。

生活是多面的,怎么样过得幸福是自己定义,而不应该由分数学历工作来定义。比如我认识的拳击教练,高中毕业就直接开始职业学习拳击,当教练兼职开挖掘机辛苦打工挣钱学习泰拳,现在钱攒够了,上周辞职环游世界去了,天天在Facebook上发自己和鲨鱼一起潜水、在海边晒太阳的照片。要按照中国传统思维,直接贴标签:低学历开挖掘机就一打工的,不好好学习工作跑去旅游……所有人都应该读个好学校毕业了找份白领工作踏踏实实拿工资,业余要持续吃苦艰苦学习其他技能参加培训班提升自己……

在这边,蓝领工资并不比白领差。社会不只需学术性知识非常强的如医生、工程师等,也需要音乐家、企业家、汽修工、木工、甜点师。所有职业都应该是平等的。娱乐活动也没有高低之分,看书运动学习乐器并不比玩游戏看电视剧漫画逛街高级,都是放松休闲的。非常反感中国就是包括业余活动都要贴标签,正事干完了该休息不休息,一定要24小时不停息地比谁更能努力吃苦学习各项技能。艺术体育都要去考级竞赛拿奖作为攀比的砝码。孩子玩游戏逛街看电视剧是不对的会影响学习,练习乐器看书就是高大上的,这是什么鬼逻辑???练习乐器运动不要时间啊?

之前我也深受洗脑鄙视一切非技巧类娱乐活动。但现在想通了,圈子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兴趣爱好不同而已,人家又没烧杀抢掠危害社会,为什么就认定逛街玩游戏看漫画cosplay是堕落的、影响学习的?投入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只要把该干的正事做好了,不要上瘾,任何兴趣爱好都是应该被尊重的。

在加拿大生活久了,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以前很多浮躁肤浅功利的认识逐渐被消磨掉,学会放下了“拿第1”、“攀比成绩文凭”、贴标签。我觉得生活过得第1次像真正的生活,远离了尘世喧嚣,享受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人,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和社会准则里身心疲惫地攀比谁更能吃苦学习工作。

想了解更多出国留学干货,院校最新咨询,精彩留学故事,名校申请案例等,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直达官网精彩内容随时随地尽情浏览。

此外,如果您对加拿大移民、置业相关服务感兴趣,您可手机访问:澳际置业、澳际移民官网http://immi.aoji.cn/

大多数用户曾经通过搜索:加拿大了留学分享,加拿大留学日记等加拿大留学相关关键词到达本页面,本文“「加拿大了留学分享」14岁“林黛玉”加拿大留学记:不再攀比,只做自己”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liuxuxiang@aoji.cn,我们将第一时间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专家推荐
  • 成功案例
  • 博文推荐
  • 李雪妮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6年

    成功案例 6378人

    从业以来办理学生覆盖全部澳洲八大近200个专业,及英国TOP50大学的近100个专业。

  • 李娜M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564人

    我自己学习语言主要是善于总结,举一反三,用别人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学会相同的知识,并且会灵活运用,一旦掌握,终生难忘。

  • 哪些大学,在大厂的target school名单上?

    3658人阅读 查看原文

  • 英澳港新大Battle! 到底哪里才是最适合你的留学地?

    2853人阅读 查看原文

  • 甭管去哪国留学,只要是QS前100大学就行,反正我毕业后都是要回国的!

    2997人阅读 查看原文

  • 2023留学年度盘点丨这一年留学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3872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