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9 287阅读
一广州女孩3年前因厌恶理科转学英国读高中她说能入读剑桥大学受益于“羊爸羊妈”的家教和英国独特的考试制度
教育观察
近日,广州女孩王立衡被全球最顶尖的名校剑桥大学当面录取。2009年,广州六中的中等生王立衡为逃避学数理化而远赴英国,继续她的高中学业。她说,并非自己有多牛,而是她的天性刚好跟英国的高考制度高度契合。
在中国,高考一度被形容为“千军万马闯独木桥”,“一考定终生”。但近些年来,中国刮起了一股少年出国潮。去到英美等发达国家后,孩子们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套截然不同的高考制度和大学录取办法,国内的尖子生到了国外,可能会被认定为普通生;而国内的普通生到了国外,却又可能被认定为尖子生。
英国也搞应试教育,但英国的应试教育更彻底,“每一天都在应试”,这种细化的应试教育更人性化、更能提高孩子的素质,值得中国学习。
“不少人认为应试教育是万恶之源,全世界只有中国搞应试教育,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英国是世界现代教育的鼻祖,它的应试教育无孔不入,只是考试办法跟我们不同罢了。”王立衡向记者开门见山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不久前,她拿到剑桥大学“政治、心理与社会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不爱数理化出国念高中
王立衡今年19岁,是国内青少年文学界小有名气的小作家,初一时便出版个人著作,曾担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兼广东省分会主席。
此后,王立衡一直都在广州的名校念书,从广州二中到广州六中,她的文科成绩都很优异,但数理化成绩不理想,综合评估成绩只能算中等。在英国念小学时,她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但这在国内只能算“课余爱好”,不仅对提高考试成绩没用,反而耽误时间。
2009年,念高一的王立衡对数理化已经厌烦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她决定“叛逃”,向父母提出转学到英国念高中。父母支持她的决定,凑巧那一年英格兰北部林肯郡的约翰雷格中学在中国附中招生,她就借这个机会转去了这所学校。
大学专业在高中便划分
英国学制规定:初中四年,高中两年,每个学年又分为三个学期。转学到英国的王立衡从高一念起。为了考上英国的名校,她第一时间了解了英国的高考制度。
了解到的情况让她震惊:在英国,高中不仅不设数理化等必修课,文史哲艺术等科目,爱选什么就选什么,选择空间极大。王立衡选了经济学、数学(低难度)和社会学作为主修课,各学满2年;她还选了心理学和摄影学作为辅修课,各学一年。物理、化学等令她厌烦的课程从此与她永别。
不仅如此,英国不仅没有全国性的高考,各所大学招收本科生时也不自行组织笔试。高中两年的几次“期末考试”成绩,相当于高考笔试成绩。
每年的1月份和6月份,是英国全国的高中统考月,全国统考,就是高中生就过去半年所学的知识接受考试。1月份没考好,6月份可以重考;高一的两次都没考好,高二的1月和6月还可重考。也就是说,理论上每门课都有三次补考机会,贯穿整个高中。
高一念完开始申请大学
英国的高中生从迈入高中校园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决定未来报考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因为大学的不同专业对考生高中期间所修课程的要求各不相同,高中生必须结合个人爱好和大学目标专业的具体要求选择主修课。
王立衡说:“某种意义上,英国的高中生面临的考试压力更大,从高一开学的那天起就要开足马力向前冲,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
学生念完高一后,高中学业刚过半,但此时他们却不得不一心两用,一边继续念高二,一边申请大学。他们拿着高一各科的考试成绩找到课程对口的大学,提出报考申请。
在英国,高中统考成绩被分为A*、A、B、C等若干等级,想获得A*的成绩,难度很大,这需要考生该门课高一的成绩在80分以上,高二的成绩在90分以上,层层加码,让高一成绩优异的学生不得不高二继续发奋学习,否则A*就会从手边溜走。
各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对考生的成绩要求不一,有的要求三门主修课的成绩均要是A*或A,有的允许有B或C。由于此时高二还没开始,高二的考试成绩还是未知数,各所大学就跟“暂时符合成绩要求”的考生签订“有条件录取”协议,考生高中毕业后的总成绩符合要求了,便可获得面试资格;否则,考生便自动与这所大学“一刀两断”了。
王立衡此次之所以能被“无条件录取”,是因为她在高二的考试成绩揭晓后才去报考剑桥大学,不存在未知数。考官对她的面试表现很满意,便当面录取了她。
面试题“论文明的冲突”
这样的高考笔试制度让王立衡如鱼得水:“我不喜欢数学,就挑了低难度的数学课,基本上只考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来小菜一碟。那些以后报考理工科的同学就必须选高难度数学。文科科目的统考题比国内出得合理,要求考生分析问题的论文性质的考题比较多。”
无需学习数理化,也无需学习语文、外语、政治学和历史学,王立衡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经济学和社会学两门课上,这两年的积累让她在面试中受益匪浅。
剑桥大学对她的面试分两轮:第一轮,考官跟她天南地北地闲聊,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她这个人。第二轮面试专业知识,考官提前两个小时递给她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摘自国际政治学名著《文明的冲突》。
考官问她:“你认为文明的冲突未来是否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过去,西方文化主导世界;未来,东方文化会对世界发挥怎样的影响?”凭借日常学到的知识以及通过长期训练练就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王立衡侃侃而谈,征服了考官,考官决定当场录取她。
“连面试都做试卷,你能说英国不搞应试教育?英国高考制度的精髓在于强调‘专长教育’,不设必修课,把你感兴趣的课程学好就行了。而且出题方式比较科学,学生通过考试能大有收获。”王立衡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其实并不矛盾,我高中两年在紧张学习之余办杂志、做慈善,还多次跟同学结伴长途旅行,丰富了社会经验,开阔了眼界。”
相比于初中便去英国留学的中国孩子,王立衡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前者想要在英国考上名校难度极大。
在“侦探调查”式的英国高考制度下,就连考生的初中成绩也会被刨出来作为是否录取的依据,比如,有的名校要求考生初中的各科成绩中必须有8个以上的A*,要求初中英语成绩必须为A*,否则不予录取。也就是说,在英国若要想被英国名校录取,从小到大都得优秀才行。
英国孩子大多“放养”
在如此苛刻的“应试教育”制度下,英国孩子是否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答案是否定的。除了个别贵族家庭,英国普通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放养”式的,不给孩子任何压力,以后的路怎么走,全由孩子自己规划;对于孩子今后是否继续读书深造,更是漠不关心。
在英国,人均工资高达约13万元人民币/年,初中毕业生到小镇当个商店售货员,日子也不会难过,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走,所以,那些选择在学业上继续向前走的孩子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
英国人的名校情结也不浓,对他们而言,中国人的“北大清华”情结是难以理解的。英国孩子报考大学,特别看重学校所在的区域,以后想在哪个区域工作和生活,就去哪个区域上大学,毕业后就近就业。
出于热爱的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在英国,不少刚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都会选择先打工半年赚学费,再去学校报到,因此,在英国的大学校园里几乎看不到“混日子”的英国人,学费是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挣的,必须珍惜。
特别是今年,英国政府财政吃紧,学费从3000英镑/年猛涨到了9000英镑/年,英国普通孩子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来之不易。英国大学“宽进严出”,在剑桥,如果学生的成绩达不到三级,就会被劝退,学生们“亚历山大”。
“羊爸”练就剑桥女儿
王立衡向记者强调,除了适合自己的高考制度,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也是她在学业上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从小到大,爸妈从来不监督我做作业,从没有打骂过我。偶尔也会跟我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大、清华来刺激我,但除此之外,不会再给我施加任何压力。学习方面的决定,都由我自己做,他们无条件地支持我。”
对于近两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讨论的“中国虎妈”、“中国狼爸”,王立衡的父亲王晓华持鲜明的批判态度,他认为这种不人道的教育方式终会害了孩子,他对王立衡采取的是“羊爸”式的教育。他举了个例子,阐释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
“立衡喜欢摄影,刚转学去英国的时候她发现学校开了摄影课,就想选。我不赞同,但孩子不听,执意要选这门课,我没有再反对,尊重了她的意见。”
“一年后,她决定不再续选摄影课,因为这门课实在太耗精力了,直接影响了她的学业。摄影课不是简单地用数码傻瓜机拍照,学的是第一代照相机和第二代照相机,用胶卷,纯手动,拍好了照片还要到暗房亲自洗照片,洗完了照片还得裁剪装帧。”
“事后,立衡向我承认,她当初的选课决定是错误的,但她认为哪怕是错误的决定,也应该由自己亲自作出,久而久之,她的决策能力会越来越好。我认为,家长的权威不是靠强制性的命令来树立的,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允许她犯错。孩子一意孤行碰壁后自然会觉得家长作为长者,生活经验更丰富,慢慢的,她就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家长。”
英国人眼中的名校
去英国留学,关于学校的名气的问题,不仅我们中国人关心这个,英国人也很关心这个,而且是最关心这个。在英国,包括全欧洲,对学校的名气的关注远远大于媒体的排名。
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名气最好的当然也是Ox和bridge,接下来是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简称IC),这个和中国学生的看法差不多,但是接下来就不同,英国人认为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UCL(伦敦大学学院)和爱丁堡是余下的名声最好的学校。
尤其是爱丁堡的名气,特别响。这一点有些像复旦在国内的情况。论水平,前十名的学校的实力其实都有资格与其比较一下,但是论名气就差远了。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爱丁堡历史很悠久,出了很多牛人的原因,从达尔文到休谟到图林等等。最吸引人的其实是学校的文化。这是其他新兴的学校所不能比的。
这里要说一下英国大学排名的问题,关于Times的排名,其实对于读研究生来说参考价值很有限,英国的学生和家长看这个排名的用处基本是作为读本科的参考。对于读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最权威的应该是RAE的分数,这是英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每五年统计一次,所以很有说服力。这也是研究生院的科研工作者评判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
大家会注意到英国大学的排名最大的弱点就在于不稳定,有的学校会在一年之内突然升高10名或者降低10名。比如爱大两三年前一些老房子着火损坏了,结果Times的排名就骤然下降,Nottingham多扩建了个图书馆,但是东西还没安置好,就因为人均图书量的问题突然降低了六七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的学生可能知道Birmingham,Nottingham,York,Bath等甚于爱丁堡,Bristol,Manchester。这基本是受Times的排名影响。但是就academic 名气来说,其实前和后不是一个档次的。现在的排名很商业化,国际学生广告做得越多,招得越多,声势就越大,赚的钱也越多,排名就越高(在媒体排名里财务是很重要的一个排名指标,而不是国际论文数量或者研究成果之类的)。
【热门阅读】:
班戈大学2012年国际学生奖学金
英国大学硕士申请标准提高
现在还有谁能移民英国?
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