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英国人毫无尊老爱幼观念?

2017-06-10 作者: 374阅读

  在国内,如果一个年轻人直呼长辈的名字多少会被视为不敬的表现,长幼尊卑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国,有一种感觉和体会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们缺乏“尊老爱幼”。我这才感觉到,以儒家思想为统领的中国社会所施予我的传统教育对我的观念影响是如此地根深蒂固。

  最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对人的称呼。在中国,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都要叫点儿啥——哥姐叔舅姨姑爷奶等,可在这里,一概直呼其名。第二房东说,她知道应该让孩子有礼貌,叫年长者点儿什么更好,但一般都不用。只有称呼直系亲属,例如爷奶、姥姥姥爷等才加称呼。关系稍微拐点儿弯,例如孩子的爷爷的姐姐,孩子就直呼其名了。再说,英文中也没有像中文中有那么多称呼可用,这也是这种“尊”之缺乏的原因和表现之一。

  像第二房东的邻居,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Pam,和房东家关系特别好,总来帮房东夫妇照顾孩子,可两个三五岁的孩子一直叫Pam——Pam,没有任何“奶奶”之类的称呼。我在我们单位也一样,同事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我就直呼他们的名字,开始我还不太习惯,后来也“入乡随俗”了。

  “尊老”观念缺乏,“爱幼”思想也很淡薄。像中国人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你是哥哥,你应该让着弟弟……”“他比你小,你不能和他一样……”等等,都从来没听到过。无论是在第二房东家还是第三房东家,一大一小的两个孩子从来都是平等地玩耍,谁受了欺负、谁占了上风,家长对其都没有针对“年龄”方面的教导与评论,顶多让不对的一方向另一方说“对不起”,但绝不会显露任何“爱幼”的意思。

  在我的观念里(仅限于我的观念),这应该算是社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缺陷吧。我最起码有点儿担忧,如果我的下一代在这样的教育影响下长大,我,作为老人,会感觉到一丝心寒。

  当然,有人会说,在中国,也不见得人人尊老爱幼,不把老人放在心上的人也大有人在。但,要知道,如此之做法在中国是会受到社会的唾弃和良心的谴责的。亦然,在英国,即便没有尊老爱幼思想,绝大多数人对周围人也都很尊重、平等和礼让。但我觉得,这根道德准绳有和没有还是不一样。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杜慧宇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8年

    成功案例 2230人

    成功案例包括剑桥大学,UCL,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杜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等。

  • 贾宇琨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9年

    成功案例 2478人

    2年留学经验 6年行业经验 充分发掘学生优势,精准定位理想院校,全方位提供留学帮助,真诚认真负责,无时无刻无论在哪,有疑问找我就好!

  • 赵晨阳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7年

    成功案例 1869人

  • 王梓橦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7年

    成功案例 2000人

    对于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沟通,精准定位,定向提升。

  • 巴斯斯巴大学换新校徽——带你重新认识这所学校

    1729人阅读 查看原文

  • 哪些大学,在大厂的target school名单上?

    1537人阅读 查看原文

  • 英澳港新大Battle! 到底哪里才是最适合你的留学地?

    1398人阅读 查看原文

  • 榜首竟不是G5!23fall英国公布最难申请大学,第一想不到

    1306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