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美国式赞美”很迷茫

2017-06-07 作者: 287阅读

  对于留学,我最初的想法可能与大部分留学生一样,那就是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世界,同时希望通过留学,在毕业之后的社会竞争中拥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留学“镀金”。对于美国文化的好奇,也出于对美国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欣赏,我选择了这个国家。

  从着手准备到顺利入学,经历了七个月,这七个月是最繁忙的七个月。从托福考试,选择学校,提交入学申请,再到申请签证,预定机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锻炼个人能力的过程。我的留学准备之路实际上并不一帆风顺。托福考了两次才达到了学校的分数要求,签证也是签了两次。事情总是这样,眼看穷途末路,实际上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拿签证来说,第一次签证是在2008年的7月中旬,很不幸的因为材料不足被拒签。由于拒签的关系,我的下一次签证申请又不得不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8月中旬,而我的入学通知书上的时间是8月底,于是时间变得十分紧迫。第二次签证,做好十足准备的我,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意想不到的是,第二次签证居然顺利地通过,甚至签证官没有向我提任何的问题。就这样,我8月26日拿到了美国签证,28日登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这样一段坐过山车般的经历,也算是我澳际上一段美丽的插曲吧。

  来到美国,和很多的留学生前辈们一样,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日常口语。甭管你雅思,托福多么出类拔萃,和本土的美国老师、学生一交谈,一切所学过的都显得苍白。我总是恨不得把能想到的单词和短语一览无遗的说出来,但往往换来的还是茫然的眼神或者是浇来一瓢“Sorry, I don't know what you mean”(对不起,我不理解你说什么)的冷水。在国内接受的应试英语教育,侧重于语法与单词,对于口语与听力显然是不够的,这也是酿成此等“悲剧”的罪魁祸首。攻克语言关的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厚着脸皮和美国人聊天。大部分的美国人都比较友好和热心,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们也很乐意与你交谈。此外,学校留学生办公室也会很人性化的给每个留学生配备一个美国学生,帮助外国留学生提高英语能力。

  一个学期之后,我的日常交流基本上没有问题。正当我自信满满地认为一切将顺利进行的时候,问题似乎又接踵而至。过了语言关,显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接着的问题被美国人称作“文化冲击”,对于留学生,很多美国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显然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以至于让人很难适应。举例来说,在学校里,无论你的作业做得如何,得到的永远是赞美,当你飘飘然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作业的分数不如人意。美国的教授们习惯于鼓励式的教学。面对“美国式的赞美”,经常让我不能判断自己作业的优劣,这也让我头疼不已。

  美国大学教育体系与中国的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中国,美国的大学教育显得更加严格,因此学业也比较繁重。每天都会有一定量的作业,预习,写作,找资料,小组讨论。但是个人认为,美国大学“宽进严出”的体制,相对于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显得更加合理与科学。

  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我确实得到了锻炼,也从中得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由此我感悟到,人生需要磨炼与经历。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专家推荐
  • 成功案例
  • 博文推荐
  • 武安琪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6360人

    被五所大学全拒的Z同学,成功帮她申请排名前50的院校并取得6000美金奖学金。

  •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 陈瑶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4612人

    拥有大量高端成功案例。为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 齐亚楠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536人

    商科案例有哥伦比亚大学等,工科案例有麻省理工大学等,艺术案例有罗德岛大学等。

  • 哪些大学,在大厂的target school名单上?

    1790人阅读 查看原文

  • 甭管去哪国留学,只要是QS前100大学就行,反正我毕业后都是要回国的!

    1577人阅读 查看原文

  • 2023留学年度盘点丨这一年留学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1836人阅读 查看原文

  •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留学超超超值?

    1493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