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海归博士下乡“务农”成风尚

2017/06/02 16:38:05 编辑: 浏览次数:286 移动端

  “土”与“洋”的结合,不仅令海归们找到了事业归宿,更让他们从经济翻身、创业生存的层次,上升到了精神追求的层面。   博士变身的庄稼汉自称“正对口”   加拿大返乡的农学邓博士,回乡创业时就抱定一个信念:“让乡亲们富起来。再说,农学博士务农不是正对口吗?”当记者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南百高速公路两旁的试验田中看到他时,邓日波正手把手教大家种植和观察庄稼长势。   走进他承租的650亩土地,如同走进了欧美的现代化农场庄园,土地被整齐地规划成精品西瓜区、有机蔬菜区、精品木瓜种植区、精品百果园区、高档瓜果园区。一条人工大水渠横贯南北,7个大泵连着渠水。   不远处,是有机肥加工基地,几名工人正忙着把成捆的木薯树干往机器里“赶”,不一会儿,地上就留下了一大堆木薯屑。   “再加工沤成粉末,就是最好的有机肥了。”邓博士说,坛洛的土壤略显贫瘠,把木薯树干加工成粉末撒向地里,能够改良土壤,有利于瓜果蔬菜的生长。   “我想培育的就是低耗能、高产出的产品,让村民的思想观念改变。”邓博士提出,他回来搞种植,首先是想改良当地的土壤,其次就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村民们获得一种农场经营管理的理念。   上个世纪,邓博士拿到加拿大农学博士学位后就加入了加拿大国籍,并在当地开办了一个大型农场,随后把在老家做农民的双亲接到了加拿大。   “外国早就是机械化管理了,在卫星导航下,拖拉机可以自动播种。”邓博士说,在加拿大,10万亩的农场只要70个固定工人,而在中国,很多一家三口还只是围绕着一亩三分地转。   “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是因为他们在种植上看不到赚钱的希望。”邓博士说,改良后的土壤,只要科学种植,一年的亩产就可以达1万元,比出门打工都好。   在加拿大冰天雪地之时,南宁乃至广西还是气候温暖,这是一个商机啊!”邓博士回乡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在中国培育的产品能够远销到欧美国家去。“一句话,就是用南宁的土地种出来的东西赚欧美国家的钱。”   公费赴美务农第一人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生石某成了校园的新闻人物。有机会去美国留学,却没选择任何名校,而是直接进了美国明尼苏达州的Earthrise农场务工,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民。她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位公费出国务农的学生。   在美国的农场里,一共5人,要完成一年16英亩地的耕种和收获。农场只有一辆小型拖拉机,其他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人工完成。从温室种植到室外种植,从浇水、移植、耕地、播种到自己制作耕作用的小机械、开拖拉机……这些石博士都要学习。很快她的手上就起了茧子,原本白皙的皮肤也晒得黑黑的,在周末和节假日,她还时常要去访问其他的CSA农场但她也很快就爱上了这片土地,也爱上了CSA模式下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回国后,石博士就尝试将美国的CSA农场模式移植到中国来。恰好,学校在凤凰岭下有一片200亩的教学实践基地,这给她的尝试提供了条件,“小毛驴市民农园”诞生了。   我们的菜地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2500元的配送份额,选择这种份额的市民并不直接做农活,而是由“小毛驴”的经营者将菜地里生产的20个星期的蔬菜每周一次直接送到市民家中;另一种是1000元的劳动份额,由“小毛驴”的经营者提供面积30平方米的土地以及种子、肥料、工具、水及相应的技术服务,由市民自己负责这块土地上的耕种和收成。   对第一年尝试的效果,石博士给出了“不错”的评价。没有发生太多的损失,配送了1万多斤蔬菜,卖了20多头猪,蔬菜平均价格是5元/斤,这比市场上便宜,因为省去了中间环节。   石博士认为“小毛驴”的最大意义是农业改革甚至是土地改革方向的一种探索。“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农村的土地集中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另外农民的专业合作形式也会越来越多,CAS农场模式在北京这样中等收入家庭较多的城市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开心农场”复兴耕读文化   与其他务农的海归相比,孙博士在土地里寻找的是一种文化梦:一切农活全手工操作,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社员可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亲历种植及收获。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公害食品,带孩子到农村研习,甚至在农场参加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和交流。孙博士的“白领低碳合作社”——青蓝耕读合作社期望形成一种中华传统耕读文化氛围。   作为一个80后海归,孙博士对国外的“社区支援农业”(CSA)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在英国读书期间,还在农场做过志愿者。回国后,她看到市民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崇尚返璞归真的前景,几经思量,最终放弃已经成功的外贸生意,和青年设计师黄开权一起,在崇明向化镇南江村成立青蓝耕读合作社试点。   孙博士说,社区不仅是自己种植蔬菜、吃得健康那么简单,还会定期邀请成员带领家庭来交流心得,听讲座,在农业劳动中,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舒缓紧张的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心灵的环保是最大的环保。” 孙博士站在田间,一边捏碎小土块,一边说着她未来的规划:“未来乡村”将以绿色和创意为核心诉求,让市民和农民直接互动进行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找寻创意人物和机构,租住和改造农民旧宅,进行创意生产。他们希望不走工业化污染化的老路,在低碳基础上实现农民收入增加。   孙博士说:“一些海归回国后不适应,我想都是在文化上没接到‘地气’。通过这个耕读合作社,我不仅希望能复兴传统耕读文化,更是借助这种方式,亲近祖国文化。海归既能保留自身长处,又能继承‘中华鳖’的适应性,是一件好事。”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