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1 2017阅读
这个题目我在土澳留学八年工作三年可以回答!
简单的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是有些被自动贴上的标签,包括数学好,爱抱团(从不和任何不是中国人的人打交道),英语不好,穿着打扮很“asian”,不爱运动,不爱做group work,等等(说到这里有人要出来跳了,先别急,让我慢慢解释)。
别的国家不说,就说咱们在大土澳的亲身经历。
高中
我刚来墨尔本的时候14岁。当时我们住的区是个老区,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新移民非常少。我就近上了一所公立女校,全校加起来也就20多个外国人,其中十几个华人(包括中国人,马来人,新加坡人,还有我国香港台湾的)其他的几个海外学生来自越南,匈牙利,马其顿等。我初中时特爱看欧美校园电影,所以特别想过电影里看的那种歪果仁学生的校园生活,从一开学就开始想和本地人交朋友。但是上了几天学,发现好难。首先,完全高估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老外说话听不懂。就算听懂了句子,也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内容,因为平常生活方式,接触的社会,娱乐审美个方面都有太大的差别了(这是十一年前,现在应该好多了,毕竟有全球化的one direction,Justin Bieber,taylor swift等等在国内也很熟悉的名人话题可以聊)。所以没几天就和华人泡一起了。
慢慢地发现老外对中国留学生敬而远之,他们会主动和法国日本留学生聊天,虽然他们的英语更差,但是很少和中国人说话。早出国的同学们都知道,国外高中学生是很在乎自己是不是在一个cool的group里的,说白了也就是抱团。他们很少和他们觉得不cool的团体里的人交流,里面就不幸的包括了中国留学生(当然也包括其他本地的学生,性格怪的,喜欢搞IT的等等)。法国日本是土澳学生觉得高大上的国家,所以愿意接近那些留学生交换生(别骂我,他们真的这么觉得,就像很多咱们自己人觉得欧洲很高大上,印度很落后一样),当然这也不代表他们就能跟本地学生混熟了,新鲜劲过去了老外也就该干嘛干嘛了。因为中国人在高中里比较安静,基本上比较少参加体育活动,艺术节之类的活动,老外就觉得你们这些人不cool没意思。有个马来人经常参加活动,老外就愿意跟他们玩到一起,另一个马来人不参加活动,我到后来才知道,老外一直把她当中国人。这种奇怪的关系是双向的,老外觉得中国人不愿意和老外玩,中国人觉得老外都不和自己玩也不去搭理人家。很多老外根本没有和中国留学生接触之前就已经有了固定的印象。很多ABC,来的比较早的华人和其他地区华人都经常着急着和中国人撇清关系,包括有个英语奇差的香港人也是。
慢慢地我当时就有种莫名其妙的自卑心理,觉得因为是中国人所以被看不起。后来高二选课因为想搞设计,所以选了一堆没中国人选的课,法语,平面,当代艺术啥的,天天一个中国人和一票歪果仁一起上课。上着上着也就聊上了。突然发现,没那么难交流了,在这住了两年文化跟上了,英语好了,和老外有话题聊了,而且发现外国人一点都没有歧视中国人的意思,可能只是以前没机会聊。慢慢还开始一起吃饭图书馆party啥的。因为搞设计,作品在学校展出,突然又多了一票本地朋友。有几个歪果仁朋友说:哎呀你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样子啊,不光数学好还挺逗比啊。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我想带我的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一起玩耍,但是双方都不愿意。老外朋友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的改变只限于我一个人。而我的中国朋友因为我和本地人玩一起了,也不太愿意和我玩了。他们并不愿意去接触本地人,顺带着吧我也推走了。于是我就这么被推进了本地人的圈子完成了高中。
小总结:对中国留学生的印象是:抱团不爱交流,没意思,总之就是没啥存在感,歧视啥的倒是没有。
大学:
因为高中跟老外混了两年,思念英语突飞猛进,交流写文章啥啥零障碍。进大学的时候并没有上高中时那种忐忑的感觉。一开学就和本地人还有几个新加坡和马来的学生玩在一起了。当时和我同届的有几个中国留学生,都是刚来或者预科出来的。一起一节课下来发现留学生英语真的不行。因为我们是设计系,所以语言要求并不高但听不懂还是会影响上课。毕竟大家是同胞所以基本上一开学就相认了。但是后来一起上课的时候,留学生同学因为听不懂不停地问我问题,非常影响我听课。有两个同学还经常在课上老师讲课时说话吃东西,搞得老师很不满,学生也会悄悄给他们眼色。所以我有意识地开始在课上和她们保持距离,但是下课后还是一起玩的。
我当时横跨中外两圈,所以经常听到同一件事情的两面。又一次我一个留学生朋友和一个老外一起做group work,中国学生就想一开始把工作平均分,各做各的然后最后放一起,外国学生就想交作业前两周找一天,大家一起research然后一起完成。两个人谁都不愿意退让。中国学生觉得老外懒,老外觉得中国学生不合作。再加上中国留学生英语不好,很多时候以中文的表达方式说话比如说:“我要。。”“你应该。。”直接换成英文听起来比较没礼貌“i want..." "You must...", 而不是平常对话婉转的说法 “I would like to..." "Could you please..."。老外一听不高兴,结果对中国学生也很粗鲁,就这么杠上了。基本上大学里对中国学生的负面印象都是这么产生的。
反之,英语好的留学生,虽然生活学习审美习惯都很中国,没有什么老外对她有负面印象。虽然下课不一起玩,但是说起来都是觉得这人挺好的,认真,设计牛逼。还有更牛逼的一个学长,英语很差,但是设计特牛逼,不管中国人外国人,对他都是各种膜拜。其实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和老外玩的很熟,形象很正面。但是这时候老外已经把你当朋友了,你的形象已经从“中国留学生”变成一哥们了,他已经不把你和留学生挂钩了。说中国学生负面的其实大部分没有正真认识了解一个留学生的。
当然也碰到过种族歧视,占语言优势婉转侮辱英语不好的留学生的。我听到的两次都毫不犹豫地帮同学顶回去。
小总结:大学里已经不像高中分圈子分的那么清了。学生比较成熟,见过世面视野宽广的人比较多。作为留学生,主要的软肋还是英文不好,特别是做group work影响他人的时候。英语好,作品牛逼,所有人都愿意跟你玩一起。当然这是我们设计小系,大系可能有所不同。听说中国学生找代写论文的很多,这是比较受反感的(没听说过别国学生搞这个)但是我自己没遇到过,可能设计系论文太冷门没人写。。
工作后:
简单说一下,毕竟不算留学生活了。实习公司和正式工作公司都一样。只要你业务牛逼,没人在乎你是哪里人。平常心对待所有人,以前感觉那些明显的界限现在都没有了。公司也有几个中国人,有的已经融入当地的社会,有的还是不太和人交流,但是根本没有人在乎。大家上班时完成工作,下班各回各家,谁是哪里人都没有关系。
再补一句关于抱团的,其实大多数我国人民还是很包容的。觉得人生地不熟的和自己的同胞抱团很正常,所以我们见到外国人在中国抱团觉得非常正常。但是很多西方人心理就不同了,(受教育程度越低的越是这样)总有一种西方人优越心理:你到了我们的地盘就得说我们的话,抱团不说英文你就是不想融入我们的社会。以本人愚见,改变大部分外国人这种想法很难,但是总可以从身边的人做起。不要很愤青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和他们自然的成为朋友,让他们发现他们对中国人的成见是有偏见的。其实很多老外接触到的中国人并不多。每当歪果仁和我说你和其他中国人不一样,有意思,会逗比啥的我就笑笑说,你肯定碰到的中国人不多吧,比我逗比的多了去了!偶尔碰到一些无知傻逼的问题时(比如说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太阳天打伞,你吃不吃狗肉之类的)就以开玩笑的方式解决,如果他们是聪明人,马上就知道自己问了傻逼的问题,如果是傻逼,那就根本不需要理论了。当然遇到负面问题,比如说污染,我也会很坦然的说,是,这些方面是有待进步。毕竟每个国家都有不足的地方。我经常时不时地会和朋友们讲讲中国的文化社会民生(那些新闻上看不到的东西)包括各地小吃,房地产,国内各种好玩的地方,教他们各种亲戚的称呼(国外亲戚称呼都很简单),教他们“傻逼”“牛逼”“逗比”“逼逼”的区别,现在整个办公室都会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最好消除隔阂的办法就是平常心对待,多交流。
第一次这么认真地答题,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废话。大家随意看看就好。
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王胜男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8年
成功案例 2221人
严格遵守我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用心主动向同事请教工作的各种知识,服从安排,踏实肯干,开拓视野,丰富了工作经验,为我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屈潇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7年
成功案例 1925人
留学行业工作多年,熟知香港新加坡各大高校的申请录取情况,能够细心的为学生规划最适合的方案,耐心的为学生解答各个问题,为学生拿到心仪大学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