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5 287阅读
“在我们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其他国家的学生。”在英国名校中国行2009春季见面会上,曼彻斯特大学的面试官海伦·李女士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留学,请先了解你的祖国,带着中国特色去。”
无独有偶,在此前举办的留学澳大利亚活动中,澳大利亚大学的官员们也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几乎相同的要求。面试官们表示,不仅对中国不了解,只要是课本之外的知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熟悉程度都有待提高。
海伦·李女士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商学院。随着中国经济近年飞速发展,商科的课堂上,关于中国的话题比比皆是。如果课堂上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自然会成为学生们的提问对象。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对同学们的疑问无法回答。“他们也许知道许多经济学的理论,但却不了解中国。”
在哈佛的商业院里,师生们正在做中国企业的案例调研,其中包括联想、海尔等中国知名企业。同样让人失望的是,来读商科的中国留学生并不知道联想、海尔的大致情况。“其实,中国财经类报纸、杂志非常多,只要学生们课余读一点专家观点就可以了。”海伦说,有一部分中国学生显然不读报,甚至不看电视。
“大部分学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中间环节,他们无法带着中国特色去读书。”面试官们认为,中国学生之所以不懂中国,原因在于他们上大学时视野内只有课本,没有社会。
宋小姐是一名曾经留学英国的白领。她说,国外学府对中国的关注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学、外交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课程都会拿发展中的中国举例,把中国作为特别的研究对象。“留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了解,也代表了自己的尊严。”
据她介绍,有过工作经历的留学生,要好于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学生。“另一种现象是,这些学生或许很了解国外的文化、企业,对自己国家的情况却很少去关注。”
“时代变化了。连英国的金融时报也开出了关注中国的版面,中国大学生更应该主动地去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和变化。”海伦·李表示,无论来自多么好的名牌大学,学生们都更应该主动地去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学习来自社会的知识。
海伦·李建议:“中国的大学生至少应该在校园里养成每天读报、浏览国内外新闻的习惯,四年内最好有两个假期去参与社会实践。”
立即咨询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
杜慧宇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9年
成功案例 2497人
成功案例包括剑桥大学,UCL,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杜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等。
贾宇琨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0年
成功案例 2745人
2年留学经验 6年行业经验 充分发掘学生优势,精准定位理想院校,全方位提供留学帮助,真诚认真负责,无时无刻无论在哪,有疑问找我就好!
赵晨阳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8年
成功案例 2136人
王梓橦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8年
成功案例 2267人
对于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沟通,精准定位,定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