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视角里中美考试 美国考试也让人崩溃

2017-03-30 作者: 29阅读

陈健坤是一名高三学生,目前正处在紧张地申请美国高校的过程中。他经历过小升初,也经历过残酷的中考。为了申请美国高校,他先后参加了两次SAT、SAT2,以及AP、托福等美国式的考试。SAT中他选考了中国学生极少参加的美国历史、心理学等科目。难得的是,他不仅考试,也琢磨考试的模式与思路,着意以一个高中生的视角,以真实体验的感受,对中美考试进行比较研究,或许其结论能给广大学生和业内专家一些思考借鉴。

日前,媒体报道说有一个所谓作家高考作文只考了29分,于是状告考试院。媒体的报道倾向让我无语:这个考试题有问题。类似对中国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的指责,几乎成为社会的主流舆论。

每一个考试都有自己的定位与规则,也都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优点。我们绝不应该盲目地胡乱批判,如果按这些批判的标准,美国的“高考”SAT同样让人崩溃,几乎一无是处。

我国试题的难度,是大家批判最多的。但简单就一定好吗?

以SAT2(SAT中选考部分)为例,要考的科目自己报,有十来种,得满分比较容易,尤其是理科科目。多数中国考生基本只选数学、物理、化学,因此,中国考生满分比例就非常高。很多美国的大学招生官已经不看这个成绩了。

和这个类似的还有AP考试。AP本意是大学先修课程,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中学生的课程。AP考试中,有些科目有相当大的容错率(微积分、物理答对2/3就可以得满分5分),中国学生只要理科还可以,基本都得满分。结果导致分数通货膨胀,满分也没什么意义了。我见过不少国际班的学生,标准的选择就是考微积分BC、统计学、物理力学、物理电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因为容易得满分。而这样下来,招生官很难参考这个分了。

一个考试的社会评价价值的高低,也往往与能否拉开差距,体现出区别度有关。即便是同一个考试,也是那个能拉开区别度的科目更有价值。

舆论对中国考试的另外一个论调就是认为我们的考试,死板八股,加重了应试教育。其实,有考试就有应试,与考试本身如何无关。每一个考试都会有其规则,甚至八股的地方。

考过SAT的人应该都知道SAT有多坑爹,八股到什么程度。25分钟要写450+单词才能拿高分,现场写的话,对于多数中国考生,基本没有可能考高分。结果高分考生都是把例子按分类全部背下来,什么挑战权威、创新、合作、竞争等,拿到题扫一眼就开始默写。填空题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老实背单词就能全对,不背的话,19个题错10来个也正常。有一次我的物理外教,课间看我在背单词,好奇地看了一下,发现自己几乎一个也不会,连词频最高的那些都不认识。

写到这里,你应该很好奇,为何如此八股的考试还会让几乎所有本科赴美留学的人去考?原因很简单,因为SAT还是有区分度的,有些科目的区分度甚至是非常高的。

拿SAT2的美国历史(下称“美历”)举例,大家也可以见识美国人的偏题怪题。最好的复习材料是一个美国老师写的,第一页就自豪地说自己40年内考过110多次SAT2美历和AP美历,获过各种优秀教师执照云云。那本书罗列了所有重点,但是只看那本书一般800分左右只能得600分。那怎么考高分呢?很简单,看书呗。老师推荐了想拔高分的都看一本美国大学教授写的AmericanPageant。1000多页的砖头书。而且老师说得很明确,精读,因为没人知道最后那些偏题怪题会出在哪里。也不止一次发生过我不会的题老师也不会。下面我举几个模拟题中的例子:

下列哪个人物和水门事件无关?

A.RichardM.Nixon

B.JohnDean

C.JamesMcCord

D.RobertBork.

E.RobertS.McNamara

一看这种题就懵了。A选项尼克松自然排除。水门事件两个记者基本没人会记名字,而且即使记住了两个记者的名字还有两人不知道是谁。结果一查E选项的人只和越战有关,故排除。

更坑爹的是:“下列哪个经典小说和美国参与的战争无关?”得对美国文学有一定了解才会知道广岛一小说描写的是战后80年代的事。

最坑人的是:下列哪部1950年代的非科幻书没有告诫美国人民去关注战后社会的急迫问题?

A.theAffluentsocietybyJohnKennethGalbraith

B.thelonelycrowdbyDavidRiesman

C.TheorganizationmanbyWilliamWhyte

D.WhitecollarbyC.WrightMills

E.HowtosucceedinBusinesswithoutReallyTryingbyFrankLoesser

不难看出,遇见上述这些问题就纯靠平时的积累了。辅导老师最后很牵强地说她大学研究过美国文学,勉强通过排除法选出了答案。她辅导过的高分学生都老老实实地把砖头书看了几遍。这样考试才有区分度,才会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反正我的分数也比较可观,但代价就是在复习的时候基本可以写一本给小学生看的美国简史了。

我记得看过一篇家长写的,流传挺广的文章,标题叫《谁给我们灌输几近无耻的教育》。

但是没有哪种教育没有应试,而且偏题怪题本身就是用来区分开考生水平的,如果仅以这一点就给中国高中历史课挂一个“无耻”的帽子就有点过分了。

如果仔细看那篇文章的话,会发现作者在拿中国的怪题和美国历史的解答题作对比。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AP美国历史考试在3道论述题前边有80道单选题,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类似上述提到的题目。而且3道论述题还比较八股,也容易重复。像论述1840年、1894年、1992年第三党对民主进程产生的结果之类的,就出现过不少次。类似那篇文章作者提到的“分析窝阔台治下蒙古帝国西征的影响”的题目基本在每本辅导书第一单元就会提及,比如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等等。给我的感觉,除了历史教科书咱们和美国学生的教材差距很大,其余都差不了太多,所谓真正考验学生水平的论证题都挺八股,而前面选择题中的偏题怪题也在所难免。

没有老师愿意给学生死灌知识,而历史的教学方法、考核,乃至课本的编写也绝非老师们能改变的。我自己虽也有不满,但也不能因此就如此矮化我们受到的教育。我初中就曾与政治课老师“死磕”,所谓“坚持真理”。但后来反而渐渐体谅到老师的无奈。

无论在什么教育中、什么体制下,学习,最后都得靠学生自己,而不是指责。

最后,扯了这么半天,想说的是大家对教育都不满意,虽然有非常多的理由,但如果真正希望祖国教育能变好的话,尽量做一些积极点的事,而不是指责。

立即咨询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专家推荐
  • 成功案例
  • 博文推荐
  • 武安琪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6360人

    被五所大学全拒的Z同学,成功帮她申请排名前50的院校并取得6000美金奖学金。

  •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 陈瑶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4612人

    拥有大量高端成功案例。为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 齐亚楠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536人

    商科案例有哥伦比亚大学等,工科案例有麻省理工大学等,艺术案例有罗德岛大学等。

  • 哪些大学,在大厂的target school名单上?

    1782人阅读 查看原文

  • 甭管去哪国留学,只要是QS前100大学就行,反正我毕业后都是要回国的!

    1571人阅读 查看原文

  • 2023留学年度盘点丨这一年留学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1830人阅读 查看原文

  •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留学超超超值?

    1487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