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读博士你准备好了吗.

2017-08-03 作者: 432阅读

  留学香港博士一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因此去香港留学选择博士阶段的就读价值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学生如果想要申请香港博士,那么就需要以澳际专家当年的个人经历进行一个价值参考!

  留学香港博士一直是我的理想,因为我做学术的愿望很清晰,很强烈,所以在硕士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就一直在收集关于读博的信息,不过那时对出去读博没有概念,关注的都是国内考博的信息。所以最后能够拿到香港大学的offer,也是一种偶然。

  1、个人教育背景

  本科和硕士在两所不同的985高校,都是社会学专业。

  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期间成绩非常一般,60、70多分的课程不在少数,也有不及格的。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成绩较好。没有获得过奖学金。英语成绩较为稳定,一年时间内一次性通过四级和六级考试,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公开发表论文1篇。本科期间成绩较差,这恐怕是我申请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硕士期间成绩稳定,仅有一门课程低于80分。跨院系选修了数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和奖学金共5次。公开发表论文共计7篇。参加过一次院系级的学术论坛,递交论文入选优秀论文集并做PPT报告。

  2、英语考试

  2009年9月雅思考试,7分。

  3、申请缘起

  女朋友有很多次向我提出申请出国读博的建议,我有一些认识,但没有认真查阅相关信息。一次关注某个我感兴趣的教授的履历,香港中文大学的,忽然间觉得似乎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出去读博的事情了。不过确实是对出国读博的困难性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把目标锁定在香港。加上随后就得知了提前毕业的同学和师姐申请香港成功的消息,在跟同寝室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申请坚定了信心。

  去香港留学申请自然首先需要英语成绩,香港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加上一个同学的建议,于是就跟同寝室的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糊里糊涂的选择了雅思。4月报名正式准备,9月考试,有半年的时间充分准备。8月整整一月都待在学校里苦读英语。与同学共同学习、互相激励也很有帮助。

  4、对香港高校的直接了解

  7月参加了一个由香港学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到深圳和香港参观了一星期。期间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树仁大学,有讲座等活动。尤其是在科大的讲座还是很有帮助的。对香港的城市生活和高等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

  5、学校选择

  申请之前对香港高校了解最多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在申请过程中中大也一直是我最中意的学校。不过老牌学校香港大学也一定要考虑。其他学校了解的不多,一是名气稍差,二是专业设置不是很符合我的兴趣。最终只选择了中大和港大。其实后来才发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可以试试。

  在专业上我也有一个选择过程。之前考博一直是做跨专业的打算,所以申请时也想跨到该专业。但在与中大联系的过程中,发现跨专业困难确实较大,加上2009年11月跨校跨专业考博因为单科差3分受限而惜败,虽然还有一次跨专业考博机会,但信心很受打击,所以随后把目标依然锁定在本专业社会学。

  6、研究计划

  9月考了雅思之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准备11月跨专业考博上,所以这段时间基本没有为研究计划做准备。但在备考过程中读了很多书,有一位老师写的两本书让我非常有启发,我觉得我找到了从事我的相关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框架。因为考博的题目中经常有关于博士期间做什么研究之类的题目,所以认真准备了相关回答。这些是我写研究计划的最初框架。

  考博结束成绩尚未出来的时候,也就是12月初,我开始认真写研究计划。一开始先把之前写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然后就开始直接用英文增加和修改内容。使用的写作框架是香港大学提供的。在很短的时间里需要看很多书和论文来扩充内容,尤其是要看英文资料,很费大脑,而且写综述也需要对有关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虽然费了不少功夫,但恐怕也是挂一漏万,单是英文原著就欠缺很多。

  写了一个初版之后让一个本系的教授看,也是我导师的得意门生。不过感觉本系的教授都很忙,很难联系到,所以只当面跟他谈过一次,顺便让他帮我写了推荐信。不过谈话还是很有启发的。之前我的研究计划完全是一种理论综述,缺乏进行实地研究的详细设计。在这位教授的建议下,我又选取了一个个案,详细写了研究设计,包括个案基本情况、资料搜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结果等。这样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最后写了25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打算跨专业,但其实两个专业的交叉点很多,所以研究计划的基本论题没有变化。只是要申请社会学,所以要刻意的加入很多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而我久已不看非常“正统”的社会学了,所以还真是遇到一些困难。后来本系那个教授也说欠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7、成绩单和学位证明

  本科成绩单以及学位证、毕业证是让在本科所在学校读研的同学在学校档案馆办了寄给我的。成绩单中文的直接打印盖章,英文的按照模板翻译了发过去打印盖章。毕业证、学位证是把原件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在WORD文档模板里填好一起发过去盖章。要了盖章的学校信封用于密封。

  硕士成绩单先到系里复印中文成绩单后盖章,然后按照模板翻译成英文,再到研究生院盖章那信封。不过手写输入的中文成绩单实在让我深不以为然,有的课程没有登记成绩或学分,害的我跑了好几次才办好。另外在研究生院开一个在读证明。

  8、推荐信

  港大中大各两封推荐信,一共四封。分别找自己的导师和帮我看研究计划的本系教授。导师是国内社会学界的元老人物,那个教授是目前社会学界在西方社会理论方面比较活跃的学者,所以两人的分量都还比较重。港大的推荐信是WORD格式,我全部打印了找老师签字就行了;中大的推荐信是PDF格式,用ACROBAT打字上去显示的很奇怪,只好麻烦老师抄上去了。

  9、报名和缴费

  网上报名,感觉港大的报名系统比较好,查询状态也方便。到招商银行办了一张YOUNG卡,网上支付申请费,比用汇票又省钱又方便。感觉招行的服务不错。

  10、个人简历

  在网上找到模板,认真写了2页。包括contact inform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 personal, publication, award.

  11、材料寄送

  顺丰速运,材料一公斤之内都是30元,一般第二天就能到香港,很不错。

  材料包括研究计划、本科硕士成绩单、本科学位证毕业证证明、硕士在读证明、雅思成绩单复印件、简历、发表论文复印件、奖学金证书复印件。

  1月底港大截止日期当天寄到港大,因为当时正闹雪灾,整个城市都被大雪埋了,高速公路封了,快递公司送不出东西。当时我简直要疯了。幸好29号放晴,下午发出材料,31号终于达到港大。

  2月下旬寄到中大。因为想精益求精,所以寒假在家里又做了修改。

  12、联系导师

  之前因为想着跨专业,所以跟那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大的教授有几次邮件联系。后来确定了申请社会学之后,急急忙忙在港大和中大网站上搜集到所有老师的邮箱,把自己研究计划的论题简单讲了几句,然后全部一一发过去。大多数老师都回复了,不过大多说不熟悉我的研究方向。有几个则说描述太笼统,希望详细讲讲研究计划。不过我那时还没写完,也拿不出手。所以总体来讲我基本算是没有联系导师。

  13、等待

  2月中旬全部寄出材料,一直到3月初收到港大的面试通知。说实话我对申请香港的学校一点底都没有,毕竟一直都没有像很多人一样把它正经当一个事业在做,而是当作业余活动,主要目标总是考博,中间一直有其他事情**。

  2010年年初还想正儿八经准备第二次考博,是本校跨专业,一直在准备,本来还非常有信心。但在2009年底报名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科目改了,当时就懵了,凑合着先报了名。等到正式备考的时候才发现在短时间内重新准备一个自己不喜欢不了解的新的考试科目难度实在太大。于是心里越发没底。所以2010年初开始,实际上我是同时在做三件事:申请香港学校、准备考博、找工作。投了不少简历,参加了几个面试。因为自己之前兼职做过房地产策划,对此有相当了解,所以想在这方面也努力一把。结果寒假在家的时候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公司通知我被录用了。

  考虑再三,我最终放弃了希望渺茫的第二次考博,选择了去该公司实习,于是在随后两个月在两个城市实习。进入公司我才发现,把房地产策划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偶尔搞搞挣点小钱还感觉不错,要是正儿八经的全职去做,我实在是无法接受,因为在心底里,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是搞学术的。而且发现公司的体制建设不规范,工作内容也不是我喜欢的策划,而是偏于数据分析,不令人满意。于是内心总是处于挣扎之中,对实习越来越消极了。

  14、电话面试

  3月初当我接到港大社会学系的电话通知我电话面试的时候,我内心可以用狂喜来形容,仿佛前景一下子光明起来。于是开始查阅各种相关信息,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面试技巧,还发动我的女友全力帮助我搜集资料。因为在外地实习,所以在面试之前的两天跟单位请假,到当地一个亲戚那里全力准备,认真的看资料,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通过QQ语音跟女友模拟面试。

  面试开始的还比较准时,港大直接打我手机,一共24分钟,属于较长的一次。面试的老师我已经不记得是谁了,不过感觉主考官的英语非常标准,应该是英美人士。问题包括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你用什么方法对你的个案具体展开研究,你还申请了什么其他学校。全部是英语提问,我回答的还算流利。

  中大3月底邮件通知我电话面试,4月初进行。准备过程跟上次的差不多,时间还更充分。第一个问题是用英语自我介绍,然后其他问题都是用普通话问的专业问题,包括研究方法是什么,如何界定你研究资料选取的时间段,分析资料采取定量还是定性等,非常细碎,也问了是否申请了其他学校。普通话的提问让我大感轻松。一共用时10分钟。

  两次面试应该都是各自学校的第二批了,大概因为我寄送材料比较晚。

  15、WAITING LIST

  港大用邮件通知我网上查询申请结果,结果是WL。中大却没有任何通知,我发邮件问了只得到非常模糊的回答,之后自己在网上查到同样是WL。得知都是这样的结果,我真是万念俱灰。我觉得自己在申请方面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了,读博的梦想完全破灭。实在不想在那个房地产公司待了,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换了工作,被一个高校录用做行政工作,发现还是高校的氛围吸引我。

  之后直到毕业我只上网查过一次申请状态,依然是WL,也完全放弃了奢望。我的计划是先在那个高校做行政工作,同时不放弃看书,然后在2010年年底再跨校跨专业考一次博士。

  毕业前听说很多同学都考博成功了,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有些自惭形秽。原本我可是读博的目标最明确的,结果却是这样。

  16、CONDITIOANL OFFER

  来到那个高校工作的第二天,7月2号,看到港大的邮件,说目前正在做我的conditional offer letter,希望我确认一下地址。我当时还没回过神来,就回了我的地址,其他什么都没问。当天下午才兴奋起来。先弄清楚了什么是con offer,之后让港大提前把电子版的发给我。知道主要内容是要硕士期间成绩单,并且平均成绩80分以上,还有硕士毕业证、学位证证明。顺便查了一下中大的申请状态,已经明确被拒。

  因为已经在外地工作,于是又请还在硕士所在学校即将读博的同学帮忙办理。办理还是老办法,社会学系和研究生院两个地方,都有模板。不过糟糕的成绩单管理方法再次害了我。办了之后港大收到说成绩单不完整,因为第三年的没有记录。实际上我研三确实没选课,但成绩单上也没任何说明。关键的是早就已经通过答辩了,成绩单上关于毕业答辩的地方依然是空白,没有任何相关记录。

  此时学校已经放假,我又特意联系了系里的教务员,让她把成绩单补充完整再开一份,然后跟研究生院联系,让他们在方便的时间再回一次学校帮我办一下。终于搞定,此时已经是7月21号了。

  17、申请香港入境许可

  因为听说办理很慢,我拿到con offer之后就立刻准备材料申请,还特意申请10月入学,以免时间不够用。填好ID(C)936表、港大担保书、信用卡支付授权书,准备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offer、简历、信用卡的复印件,寄到CEDARS。户口是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里,就到派出所,他们给我一张盖章的户口登记表,就让我自己填一下就行了。

  18、UNCONDITIONAL OFFER

  7月23号收到offer的电子版,用university number申请港大宿舍,申请了所有4个宿舍:Graduate House, Morrison Hall, PRH, St John’s。本来时间就已经很晚了,网上申请之后忘了传过去offer,到8月中旬才把offer的扫描文件用邮件发过去。不过非常幸运的是8月20号看到Morrison Hall 邮件给我发offer了,双人间。于是赶紧签字之后传真过去,很快得到确认以及hall的一系列通知。第一年搞定宿舍还是很重要的,省的人生地不熟的还要辛苦租房。

  学费的事情还真是费了好多神,因为购汇办汇票比较麻烦。最后发邮件给CEDARS申请延期交,很快就被批准了。

  收到package之后签好offer和studentship,填好personal record form,寄回港大。8月5号。申请状态转为acceptance。

  19、办理逗留签注

  入境许可的办理比我想象的快,8月5号收到。然后再拿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入境许可、护照照片、到单位所在区公安局办理逗留签注。寄到香港的那张户口登记表不行,又到派出所打印了一张户籍证明才行。发现香港那边其实不太在乎大陆的户口,所以上次那张简陋的户口登记表也没有问题。

  因为通行证是在2009年去香港前在硕士学校所在地办的,说是还要花时间调查,所以要多花一星期时间,一共三个星期。办理了加快,不过感觉就是强制使用EMS邮寄,因为只多交了40元的邮寄费。实际上只一个星期就收到了签注。

  20、户口和档案挂靠问题

  问了说单位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不接受我这种情况的户口和档案,于是决定迁回家。

  先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单位打印一张户籍证明,寄到家里,家里帮我到派出所办,耗时之长实在让人惊讶,居然说最短要20天才能办好准迁证。至今仍在等。办好之后拿着准迁证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派出所,办一张准迁证,这样再拿回家里所在派出所,户口才算完全办好。

  档案要挂在家里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单位把档案用密封条封好之后交给我,另外有一个转档回执单,让我带回家里。等待户口落到家里之后,自己带档案到人才市场挂靠,让人才市场填好回执单,盖章,然后寄回单位,表明档案已经成功转交。

  21、网络资源

  我利用的并不充分,除了港大和中大的研究生院网站之外,主要是寄托论坛和学校的BBS。

  寄托上的信息非常多,对我帮助很大。不过寄托的发帖设置我觉得不太合理,帖子太容易沉,所以我发的贴都不太容易得到别人的回复,因为我一般不会自己顶。

  学校BBS的信息不是很多,出国的信息居多。不过发帖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沉,所以一般都能得到不错的回答。

  22、致谢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女友,我申请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她的贡献,她一直无私的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特别是细致的资料搜集、对我的不断鼓励、合理的建议以及模拟电话面试。

  然后要感谢父母,虽然他们不能直接给予我帮助,但他们对我学业一贯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要感谢帮助我办理成绩单和两位同学,一位本科同学,一位硕士同学。他们跑了很多次才完全办好,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我才不需要自己奔波办理。

  然后感谢几位经常给我解答问题的同学、师姐,他们都先于我申请成功,因此在申请过程中我经常向他们请教,感谢他们的细致解答。

  当然要感谢我的导师和给我的研究计划指导的本系教授。他们帮助我写推荐信,对我的研究计划提出建议。他们的帮助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还要感谢与我一起考雅思的同学,一起备考的过程创造了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非常有益。

  要感谢我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两所大学,7年的学习经历是我的人生财富。

  关于留学香港博士的准备工作就是这些,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际上,学生去香港留学,需要保证自己的能力在硕士期间不断的上升,这样留学成功率才能有所提高!

  香港大学无疑比欧美学校更加了解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本科学校,因此硬件上毕业学校和GPA占了更大的权重。香港留学申请关注的关键申请因素:

  · 毕业学校

  · GPA

  · 相关专业背景(尤其对于跨专业申请人)

  · IELTS(部分大学接受CET6)

  · PS,简历,推荐信

  · 实习和兼职工作经验

  · 作品集(艺术设计类)

  · Writing sample(部分学校要求)

  · 国际交换或海外学习背景

  · 面试(部分学校和专业)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专家推荐
  • 成功案例
  • 博文推荐
  •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 Tar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6年

    成功案例 1602人

  • 薛占秋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0年

    成功案例 1869人

    从业3年来成功协助数百同学拿到英、美、加、澳等各国学习签证,递签成功率90%以上,大大超过同业平均水平。

  • Cindy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8年

    成功案例 4806人

    精通各类升学,转学,墨尔本的公立私立初高中,小学,高中升大学的申请流程及入学要求。本科升学研究生,转如入其他学校等服务。

  • PTE寒假班招生计划!

    1130人阅读 查看原文

  • Talk to ANU | 2024澳国立线上信息分享会

    1798人阅读 查看原文

  • 墨尔本大学商、法、教育三大学院见面会 & 咨询会 | 北京 · 武汉 · 南京精彩启程!

    1600人阅读 查看原文

  • 活动预告 | 蒙纳士大学携手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雅思官方与你鹏城有约,飞跃无限

    1373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