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522阅读
笔者不是海归,25年前却享受了一次“海归”待遇。
那是1982年春,我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回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沙江畔的小小县城。回家后,儿时的伙伴同学,父辈的亲戚朋友,纷纷相邀吃饭,席间自然要说一些祝贺鼓励的话。一位善开玩笑的伙伴拍着我的肩膀,把我称为县城里的第一个“海归”——上海学习 归来,可不是“海归”咋的?
此海归非彼海归也。上海与海外,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从外地学习归来”这一词语本意而言,上海归来与海外归来,好像也没多少区别。记得复旦毕业前夕,全班同学要搞一个留言录。每人就自己读书四年最深刻的体会,写一句话。我在脑子里琢磨来琢磨去,这四年到底给了我什么?最深刻的体会究竟是什么呢?
最后,我写了这么一句话:四年求学,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使我明白了外面的天空是这般辽阔,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
当时,笔者念的是复旦新闻系。四年求学,确实在这里学到了新闻理论、新闻学史、编辑、采访、写作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就我这样一个从小在金沙江边长大,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的百姓子弟而言,上海求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恰恰是大大开阔了眼界,使我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视角、方法,以及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相比过去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
就在那年,我被分到北京,命运由此发生转折——按时下流行语,我的人生出现了“拐点”——但在当时,我曾颇为绝对化地想,只要有了上海四年的求学经历,今后哪怕没有分到理想的地方,没有分到理想的单位,我也会尽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自信自己也能够争取到一个比过去好得多的澳际!
为什么?因为我的眼界变了,视角变了,我的心胸开阔了,我对世界的认识更清楚了。
闲话休叙,言归正传。笔者之所以把25年前那段经历在此啰嗦一番,目的正是要阐述“海归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主题。
在我看来,所谓海归,无非是“海外学习归来”之缩写语而已(“学习”似比“学成”更准确)。凡在海外有一段学习经历而又回到祖国者,均可称为海归。
既然如此,海归意味着什么的第一要义或本质要义,就是意味着一种经历——有此经历而已。它是一种符号,或者一种归类,既不意味着水平,亦不代表能力。
这个道理,其实如小学课程的ABC,再明白浅近不过的常识。只是在一段时期,在有的地方或者有的单位、有的个人,把这个道理搞颠倒了,搞成形式大于内容了。作为用人者,因为名不副实而吃了亏;作为被使用者,也因为不切实际而走了弯路。
不过话说回来,海归固然不说明某某人在海外学过一点什么就多么多么有本事,多么多么了不起,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起码在海外呆过、学习过、生活过,他曾经见多,也就很可能识广。就像当年笔者在上海求学四年一样,那眼界、那视野,真的是有些不一样哩。
海归与非海归的最大区别,正在于此。海归们最可依恃的知识和资本,或许也正在于此。
假海归一家之言,不知真海归以为然否。
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Tar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6年
成功案例 1602人
薛占秋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0年
成功案例 1869人
从业3年来成功协助数百同学拿到英、美、加、澳等各国学习签证,递签成功率90%以上,大大超过同业平均水平。
Cindy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8年
成功案例 4806人
精通各类升学,转学,墨尔本的公立私立初高中,小学,高中升大学的申请流程及入学要求。本科升学研究生,转如入其他学校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