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康奈尔学子:我的美国留学生活

2017-07-06 作者: 90阅读

首先,虽然说在新加坡和美国的学习生活确实有区别,但国家的不同不是这种区别唯一的原因。我在新加坡上的是高中,在美国上的是大学,而高中和大学之间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其实这个演讲题目后来我想想,其实没有取好 没有控制变量,或者说,叫the ceteris paribus condition is not satisfied.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把我说的所有的学习生活上的区别全部归功于美国,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完全是属于大学的学习生活的。
其次,我会从我的角度来进行总结,会经常用到 总的来说 大体上 这类字眼,但由于我的经历有限,活动的圈子有限,不论是新加坡的华侨中学还是美国的康奈尔大学,都想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学校。所以我的总结也只是片面的而不具代表性。希望大家只是借鉴,而不是照搬。我想每个人自己总结的经验才是最适用于自己的。
今天我想说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是学习,然后是校园生活,最后是在和父母联系上。这三个方面并不是按重要的程度排列的,不是说学习比生活重要,比和父母联系要重要。我觉得他们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顺利了,生活上更开心,和父母交流起来也有个好心情;生活上好了,就会有充裕的学习时间,学习的热情也高,而和父母交流的时候也能够不再仅仅是交流一些生活上琐屑的事情;而和父母交流的内容与方法得当,心情愉悦,则不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会更有干劲。
首先我们说学习。我觉得新加坡高中和美国大学之间的差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自觉性;第二,课程的选择。
1. 相比于新加坡,在美国,学习上更需要自觉。第一个原因是,新加坡是东方社会,而我所在的华中更是一所华校,所以家长式管理的色彩比较突出。老师会来催你作业,做不好还会找你谈话,有时候错得实在离谱,屡教不改的,老师还会严厉批评。美国则比较自由,崇尚个人主义,学习上也是让你自生自灭的,除非当你的成绩不堪入目到临近被退学的边缘时,学校会给你发封邮件告知这一情况。虽然作业计入总分,但由于没有人管你总分是多少,所以你作业做不做,做得好不好,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在意。而考试也是一样。考得不好,如果你不想找教授或者助教帮忙,他们也不会主动来帮助你。所以这一原因主要是来自文化上的。第二个原因是,高中里有升学的压力,学校对老师的重用程度直接和其工作表现挂钩,而在高中,老师的工作表现往往体现在教育学生上,所以老师会格外地关心你的学习;而在大学,大学看重的是教授的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则放在第二,所以教授对学生的学习的关心比不上高中老师,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心学生有没有弄懂上课内容,毕竟他们大量的时间还是花在了研究上,(比如我上学期的微观经济学教授)。所以这一原因主要来自于高中和大学中老师工作重心的变化。由于这两点,在美国大学学习,更需要自觉性。在美国大学,我看到过同学每天都在图书馆泡到半夜,不论寒暑,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当然我也看到过同学除了考试期间会通宵达旦地学习,平时都在派对上跳舞喝酒抽大麻,甚至作业也不经常做。相比在华中,在康奈尔学习更靠个人自觉。
2. 新加坡高中和美国大学在学习方面第二个重要的区别在于课程的选择。由于大多数新加坡的高中用的A水准的教育大纲规定我们高中期间只能选择学4门主课,所以这本来就让我们的选择有限。就我来说,再加上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我害怕那些需要语言技巧的科目,比如历史,文学等,会拉低我的成绩,从而影响我的升学,所以我当初在选择的时候,虽然很感兴趣,但最终对这些科目避而远之。在美国大学则不一样。美国大学的文理教育注重通识教育,就是希望你什么都要懂一点。所以提供的课程五花八门,也规定你必须要学其他科目的课程。比如康奈尔大学就要求我们学一门语言,一个历史分析的课程,一个文化分析课程,一个关于道德的课程,一个文学赏析的课程,三个和数理相关的课程等等。不达成这些要求我们无法毕业。所以大学里的选择本身就是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其次,如果说新加坡的英语教育给我们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的话,那到了大学,尤其是在美国的大学,英语能力会真正突飞猛进,变成第二母语。所以在大学里,面对那么多课程选择,我不再会因为担心语言能力而放弃自己喜欢的课,我会大胆地选,充满激情地学,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在这我也要感谢新加坡给我提供在华中学习的机会,要不是这一经历,我现在在大学也不会毫无顾虑地选择比如希腊神话,当代文学赏析,和哲学这类课程。在康奈尔大学,我尤其感触颇深。我们也有许多从中国高中直接考过来的同学。其中也不乏对文科充满热忱的人。但有些因为语言问题而最终放弃了,就仿佛我高中时那样;而那些坚持下来的,也学得特别辛苦,学的成绩好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反观我们从新加坡去的同学,都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我有个维多利亚初院的同学,学政治学,学历史,学的都很好,也让其他中国同学都很羡慕。所以在这我也想和大家说,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去美国学习的话,除非你真的对文科不感冒,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学几门文科。具体学什么科目不重要,因为他们背后的批判性都是相同的。而我觉得批判性才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精华所在。我曾听到过两个从中国直接考去康奈尔的同学聊天,其中一人问:诶你说我们来美国,成天只学数学和编程,学的还没国内难,我们来美国图啥?另外一人说:我们来领略美国文科的教育啊!第一个人便问:那你这学期学了什么?第二个人回答:两门数学两门编程一门物理。其实我很同情他们的遭遇,同时也为自己由于新加坡的经历而能在大学释放自己学习的激情而感到幸运。总的来说,这就是我在新美两国学习上第二个差别,在新加坡课程选择余地比较小,也比较功利;而在美国,选择范围大,也更偏向于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
我在新加坡和美国的第二个大的区别来自生活。生活这个概念很大,涉及的内容也有些琐屑,我就从吃,住和交友三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首先说吃,我的感觉是,新加坡吃的没有中国好,美国吃的没有新加坡,美国大学吃的没有美国好。新加坡是国际大都市,而且华人居多,喜欢吃,所以东西都很好吃。加上新加坡政府对小贩中心,我们华中对食堂都有所补贴,所以价格也比较公道。而在美国的大学,东西普遍不好吃,而如果要在外面吃的话,又要交税,又要给小费,价格很高。自己烧着吃其实也不划算,一来其实烧菜的成本都和中餐馆卖的价格差不多,二来烧菜的时间成本很高,除非真的是很空,想有情趣的生活一下,在大学我们通常选择一边抱怨东西难吃,一边不得不点外卖或者吃食堂。
其次说住。在新加坡我们都住宿舍,中国人一堆。而且政府给的奖学金包括了宿舍费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 住 想的并不多。在美国,有的大学,尤其是人数很多的大学,比如康奈尔大学,除了大一住宿舍,以后都要自己找地方住了。忽然间,你就会觉得原来 住 也是一个需要关心让人头疼的问题。当然并不是每个大学都这样。我在普林斯顿的同学就可以四年都住宿舍,不用想这个问题。上个学期,我们要定大二的住宿。当时选择很多,有住大学城,collegetown的,有住西校区学校宿舍的,有住校外的,各有优劣。比如collegetown吃饭方便,离学校也不远,但特别贵,1000美元一个月。西校区住宿条件好,设施齐全,食堂就在楼底下,但住宿费很贵,而且每天上课都要爬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斜坡。校外环境优美,价格便宜,缺点就是交通不便。最后本着省钱的原则,我选了校外,每个月只需要450美元。然后就是要找合住的人,找房东签协议,交订金,等等等等。总的来说,在新加坡,住不是个问题,在美国,处理不当,住可以成为一个大问题。我有个同学,直到学期末才开始找住宿,最后住到了比我还偏远的一个地方,和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拼房。
最后是交友。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我在新加坡感觉新加坡本地朋友并不多,好朋友还是中国的。我个人感觉,在美国,还是会这样。毕竟有文化的差异,大家上至价值观,下至笑点都不一样,很多时候真的很难成为好朋友。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和他们做朋友。在大学,需要尝试着去和美国当地人交流。美国与新加坡不同在于,在美国没有一个标准的所谓 美国人 的概念,而 新加坡人 则或多或少类似,大家也有点概念,比如说可能比较喜欢抱怨,年轻一代对大陆的华人有偏见,英语带奇怪口音等等。美国则是各色的人都有,任何一件事都存在不同的声音,从而也增加了交到和自己心意相通的朋友的概率。美国人比较喜欢 有趣 的朋友,interesting,人人网上有篇文章说,美国人对你褒义的评价就是 he or she is interesting ,我觉得这说的很中肯。而一如既往的,美国人对 有趣 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无外乎指一个人有思想,即对某一方面有着很强烈的热情和很深刻的见解,这个方面大到世界政治,小到厨艺,养花,都可以,但你一定要对至少一个方面有不带功利的兴趣。这样他们会对你很好奇,从而问你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然后你们就聊上了。比如我就对哲学和佛学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和许多美国同学的友谊都是通过聊哲学和宗教建立起来的。如果大家觉得暂时实在想不到自己的兴趣,我建议大家可以对中国多多了解,美国人现在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充满兴趣,因此如果你能对中国哪怕一方面的问题,比如教育或经济,有深刻的认识,美国同学会马上对你充满兴趣,喜欢和你交谈。但切记不要泛泛而谈,也不要老生常谈,这样适得其反,他们会觉得你很无趣, this guy is quite boring. 那就交不到朋友了。
最后我想谈一下在新加坡和美国,我和父母联系的方式和内容之间的区别。首先我想说的是,我谈这个问题并不是要讨好大家的父母,而是我真的觉得我和父母的交流让我获益匪浅。交流和说教不同,交流是双方的,是我说我的经历或想法,你有针对性地作评论,阐述你的想法,然后循环往复。而说教则是一方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另一方以 哦 嗯 知道了 进行敷衍。交流的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彼此的评论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建议,不是 今天把功课做完 而是 我觉得你今天应该把功课做完 而说教双方有角色的差别,一方讲,一方听,一方命令,希望另一方照做,内容也是带有强制性的。现在年龄一点点在上去,加上我们都在国外,说实话天高皇帝远,父母的说教对我不痛不痒,所以我觉得现在和父母的联系更应该是一种交流,而不是打电话听父母的说教。这个需要双方的努力和彼此的信任,需要善于聆听的父母和勇于和父母表达真实想法的子女。我想也许把这些东西放到我个人的经历中来说能够更加具体。在新加坡的时候,自己的喜怒哀乐无处宣泄,说给朋友听吧怕他们嘲笑,怕他们误解为我在装逼,又怕他们不能保密,所以我就喜欢打电话给我妈,讲给她听,比如我会给她说今天考试考的很好,或者和她说某某女生很漂亮,或者和他抱怨某某老师太实在傻逼不能忍,我妈妈听了以后,向来都是顺水推舟地说一句:哦你太厉害了继续努力! 或者那个女孩漂亮嘛你就去聊聊嘛! 或者哎这个老师确实不好。而不会给我说:你要谦虚啊!或者现在学习阶段不要乱看女生!或者怎么可以说老师不好!其实我找我妈说这些事的原因本来就是因为和朋友说了怕他们对我有什么看法,如果我妈再因此对我说 你这样做这样说不好! 那和她说和和朋友说又有什么区别?正因为我妈妈这样没有价值判断的回应,让我能够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用担心被她批评。所以我就特别喜欢和老妈打电话,从而经常保持联系,老妈也因此不会来催我说 你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慢慢的,由于和老妈交流惯了,不光光是情绪上的东西会和她说,一些思想上的东西也会和她交流,比如我读了最近时代周刊关于美国医疗的高昂收费以后,心中有些想法,就会和妈妈打电话交流;而她则会把自己在中国医疗体系之中的见闻和我分享,我也学到了很多。再比如我这几年交的朋友多了也慢慢地对 人 有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有些人特别功利的我就很讨厌,我也会和妈妈说,而老妈就会用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和我分享。但和以前一样,她从不会劈头盖脸的就说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或者说我不可以这么想,而是把她的想法娓娓道来,我听了以后自然会觉得,哦我的想法可能太偏激了,还是老妈说的对。情绪上的交流在新加坡的时候特别多,因为那时候刚出国情感波大大,而升学的时候压力也很大。思想上的交流在康奈尔的时候特别多,因为这时候读的东西多了,自然会有想法。这其中有一个我和老妈意料之外的小插曲,就是由于我和老妈联系地多了,我的老爸看了以后有点 吃醋 ,经常就怪我不和他联系。去了美国以后,由于时差原因,联系的就更少了。我和妈妈想了想,就建了一个我们家自己的微信群,里面就我,老爸,和老妈,有什么小事就在上面讲, 早上好 , 晚安 这种话也在里面说,而若有思想上的交流,打字太麻烦的,则会打打电话。所以我们家其乐融融,虽然隔了一个太平洋,但却感觉一直在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所以我总结下来,觉得首先子女要勇于和父母交流,父母毕竟阅历丰富,很多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比如考试不好,看上某个男/女孩子,碰到讲话特别伤人的人,他们都经历过。所以他们能够感同身受,从而给我们提建议。其次,毕竟我们也长大了,我觉得父母应该采用平等交流的方法和我们沟通,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东西,比如我爸说他对我只有三个要求,一个不要吸毒,一个不要杀人,一个不要把女孩子弄怀孕,其他的都尽量用讨论,协商的语气进行交流。最后,也算是为微信做个广告,我觉得家里都可以建个群,日常的小事可以在上面说,这样也省却了每天打电话的必要,毕竟我想为我的同龄人呐喊一声,学习真的很紧张啊!
所以在学习上,在美国更需要自觉,在美国的选择也更丰富;在生活上,美国吃的不怎么好,需要开始为 住 动脑筋了,交友上也更注重一个人的内在,特别是才智上的激情;而不论是在新加坡还是美国,如果父母和子女交流时能注意方法,那父母会更开心,而我们也能得到更多。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专家推荐
  • 成功案例
  • 博文推荐
  •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 陈瑶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4612人

    拥有大量高端成功案例。为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 齐亚楠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536人

    商科案例有哥伦比亚大学等,工科案例有麻省理工大学等,艺术案例有罗德岛大学等。

  • 李君君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623人

    成功案例涉及美国排名前60的院校,专业涵盖商科(金融,会计,管理),工科(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等热门领域。

  • 哪些大学,在大厂的target school名单上?

    3645人阅读 查看原文

  • 甭管去哪国留学,只要是QS前100大学就行,反正我毕业后都是要回国的!

    2986人阅读 查看原文

  • 2023留学年度盘点丨这一年留学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3862人阅读 查看原文

  •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留学超超超值?

    3199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