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95阅读
现在的学生总是问些这样的问题,比如: 申请哪些方面更重要? 招生办看重什么啊? 什么才有用? 。其实我想这个问题也想了很久,看了很多书,查了很多资料,自己也拿这些问题问过国外大学招生办,项目主任,他们也没有给一个明确的回答。当年自己也申请过,其实很理解学生们紧张的心情:每个人都想好,而且是各方面都要好,差一点都不得。
不只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发短信N多次,就为了反复说一点:
比如: 成绩单开出来我的GPA又少了0.01、0.02,只有3.98、只有3.79了,那我选校的话,是不是要降低一个档次啊?
比如: 我的GPA不好,如果GRE考好一点,可不可以弥补一下啊?
比如, 我跟着做项目的导师没啥名气,我舅舅在xxx,认识澳际院的xxx院士,找他写一个推荐信会不会有啥用?
比如, 过两天有个普利策利奖的要来做讲座,我写了一封推荐信,我打算听完了讲座找他签一下。 (哎呀 ,我天,这太异想天开了吧)
比如, 哎呀,我这不是前三年没有做什么嘛 可不可以找人帮我开个实习证明,盖个章?
比如, 没做过也可以编啊,我听xxx说他们都是编的啊 我不编,可是别人编啊,那我的材料看起来肯定很弱啊。
我已经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前两天,还有人给我很直接了当说: 我就想进TOP10,什么专业都可以。你只要一句话,告诉我做什么准备,我就去做。要做什么实习,我就让人给我弄,要发文章,我也能想办法
今天又有人打电话问我: 你说申个香港的博士有没有用?我想当个跳板,读了一年之后再申美国TOP10。 (我心想,你怎么跟别人交待你半途而废呢?不是能力的问题,别人凭什么相信你是愿意做这个,有兴趣做好的,不是混混来的?)
还有!我真不知道天朝到底有多难混 怎么大家思维的第一反应都是 办证、盖章、编故事 呢?
还记得我第一年在一个咨询公司工作的时候,只因为我说了一句话: 这个学生只做过一点点事情,这里写社团主席不行吧 ,领导就讽刺了一句: 不要以为你们浙大的求是作风很了不起一样 。当时我就心想: 你们xx大学的没本事心虚作假,扯我们大学名字做什? 于是,我想,这种掩耳盗铃的想法注定也写不出来什么东西。果然,那段时间我见过领导替学生写的5,6篇申BU MF的Ethical Dillemma的文章无非就是把根据学生上的课程,把关键词换一下的这种套路:
I 做个数学/经济学/金融/分析化学的作业,I 发现有组数据怎么算也算不对,但是要是 I 稍微修改一个看起来有些异常的中间数据,结果就会很好;小组的张三李四就说这个大作业很重要,占成绩的40%,如果做不好成绩就会很难看,所以还是要结果好,改数据吧;王五赵云就说,我们不要这样做,还是按照老师给的数据吧。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好多天的纠结啊 I 作为组长决定还是不改数据了,尽管结果很离谱 老师最后给了我们A+,还在全班表扬我们说,其实就是要测测大家的诚实程度 (结尾略)。
其实不管5篇6篇是哪一年申请交的,招生办看不看得出来是模板,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学生都好没有想象力,好没有才华,才想出这么个破题材哦。况且,写这种文章就范了致命的错误,说明连题目要求是什么都不懂!Ethical Dillemma的选题一定是两种做法都各有正直的道理(这里的作弊,本来就不是正直有理的)而在这两种请况间,申请人的思考过程是什么,难处在哪里,申请人如何分析对比两种做法各自的利弊的,然后为什么,申请要选择其中一种,是怎么想的。Ethical Dilemma看的就是申请人的头脑丰富与否,分析是否到位,申请人的过程思维,而不仅仅是结果思维是什么样的,申请人属于性情中哪种人,更照顾身边人的情感,还是更考虑实践的效率?更墨守成规坚守原则,还是确实合情合理法外开恩并有创新?还是其它什么。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举的例还不够,但是,我很想回答 申请到底什么重要?
招生办的其实永远有句官方的话:申请是base在所有的factors上的。
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只说了一半,我的解释是:你的GPA不重要,也重要,你的GRE不重要,也重要,你的推荐信不重要,也重要 最后只是看一点,这个人是不是人才。这句话还是很笼统,其实我想说得不笼统的话,得用一句更笼统的话来解释,人家只是在看,这个人将来能不能做出点有成绩的事情。换句话说,这个人现在的知识和准备是否能胜任我们这边这种强度和难度的学习?这个人是否有发自内心兴趣和热爱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人是否正直是否成熟是否坚韧在遇到生活中各种困难的时候?还愿意继续做还能继续做好,这个人到底在思考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较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这方面确实做的不好,10个学生9个问的问题一样,想的东西一样,于是对方招生办的看不到内心的热情,看不到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时不得不看看GPA,GRE。但是,每个人都听说过那种GGT很差的人申到个很好的学校,每个人也听说过GGT很好的人最后结果不好。所以
大家都要明白,至少是思考一下,一个问题:留学申请成功与否,绝不仅仅基于申请者的硬件条件,而是取决于申请者的各个方面,以及影响院校当年招生的各种因素,例如教学资源、财力、学生容量、录取比例和录取产出比例、学生群体多样性等等。就申请者自身角度来看,招生委员不仅关心你的教育背景、GPA、标准化考试成绩、科研和实践经历等硬件,更看重你的内在思想,比如你对专业的理解、你对学术和职业的认识、您对自己经历的思考和认识,还看重您的品质和潜力,比如执着度、主动性、创造力、诚信度、责任感、成熟度等方面。而且越是竞争激烈的院校,越是不乏硬件好的申请者,招生委员对非硬件就更重视。我前两天分享了哈佛大学录取之王的招生想法,就说,别人都以为william这种穷小子去不了哈佛,但最后人家不仅去了哈佛,而是当了30多年的哈佛本科招生主任。最重要的不是他聪明,而是他努力,他在哈佛无数权威给予的压力面前还坚守追求理想,推行政策,他关心学生,甚至记得住每届学生的申请材料里都写了什么,他用心,在挑选着世界上那些单纯的,真诚的,可爱的,有思考,有才华的哈佛人。
我之前有一个学生,大学四年GPA3.2,GPA大一的时候是专业120多人里倒数第一,毕业的时候也不过第70-80名的样子,GRE1200-1250,TOEFL105,没有论文,没有任何牛推,甚至有个老师还不情愿地给她写了推荐信(当然最后信的内容还是积极的评价)。没有实习,她就自己找,别人只让她做了1个月,她过了3个月,又回去求着做了1个月,也没做什么东西,不过她做得很认真,一点不嫌工作琐碎,相反一直请教同事,现在工作有哪些难处,为什么有这些难处。这个学生只想申请一个学校,虽然最后还是申了几个其它的,原因是,只有这个学校才有她想做的,学校给她发邮件说 很难 给她面试机会,她就直接飞到美国去了。最后这个项目一年只招12人,其中有个就是她,不仅免了2年学费,而且每年2万美金奖学金,还给她直接安排实习。 听起来有点神奇,可能和大多数案例都不符合,但是,有多少人有她这样单纯,就想做一件事。
前两天一个在美读PhD的朋友,告诉我,发现其它国际学生跟我们比,知识面要丰富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数读PhD的动机都很单纯,都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做。申请之前,也没做过多么难多么复杂的研究,但是,一旦他们觉得想继续做,想读PhD,一般都会说得很简单,但有很多思考,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样。
我想写的,仅仅是我的心情,也不是论文,所以,很不严谨。但是,还是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申请什么重要?招生办的看什么? 其实,他们就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对你重要,什么你觉得因对你重要因而对别人重要,什么你觉得因对别人重要因而对你重要,你能做什么,为自己做什么,为别人做什么?
其实很多人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但是,每个人一些PS都成了救国救民的,愤世嫉俗的。每个职业规划都是充满理想的,学CS的10年之后创业,申金融的20年之后当行长。我就想问:从你过去经历和申请材料,别人哪里看得出来你能当企业家,当行长?你坚持做过一些你一定要做的吗?你愿意做你付出很多没有回报的事情吗?要是他们看不出来你的未来,那你的理想就是空话。任何理想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show,present出来的,换句话说,是用你的所有的过去铸就的。
回答其它的问题。
GPA少了0.01,0.02,0.1担不担心?可以担心,但是是个度的问题,别为了这点小事要死不活的。对于顶尖的哈佛,斯坦福别人很看重GPA,GPA少了别人录取起来是很容易担忧,原因不是别人不看你的品质,你的优秀,是因为如果过去经历没有强大说服我招一个GPA偏低的你的时候,我们学校对学术的要求很高,学的东西难,阅读量大,paper写得多,你的GPA/GRE低了,我也担心你学起来困难。对于,Columbia等这种学校为什么收的硕士学生GPA落差可以有这么大,从3.9到3.0都收,不是因为人家水发AD,而是,而是人家对硕士的学术要求没那么高,而是培养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所以,人家更看重你的特长,课外兴趣等,理念类似于当本科在培养,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当然,你也听过申博士GRE语文只有220分的,TOEFL只有80出头的,申到极牛的学校。因为,其实道理就在于,人家看每样指标,但是,最后只做一个结论,这个人是不是人才,能不能成事。 当然,这个不完全绝对,招生,也要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关于推荐信,我永远提醒申请者们都有一句话:漂亮的鸟都珍惜自己的羽毛。
假如你不是一只漂亮的鸟,别人长得漂亮,凭什么把自己漂亮的羽毛拔下来插你身上?而且别人漂亮的羽毛都是印有名字的。假如漂亮的鸟觉得以你现在的靓丽程度再积累几年也能很漂亮,那么他们是很愿意把自己漂亮的羽毛拔下来戴你身上的。但是,假如它不了解你,也就无法判断你的靓丽是否是真货。
很多同学又问我了,盖章办证编故事,人家查不查啊?人家不查。你的GPA/GRE/TOEFL已经说明了一个基本问题,人家查你干什么?那人家是如何分辨呢?虽然我知道人家不一定能100%分辨,但招生办审材料的都是至少35岁以上,多的都是50岁左右的人。人家都是经历无数,阅application无数的人,都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了火眼晶晶的。你耍点小把戏,人家还看不出来?你是20岁的人,做事不如别人稳重,聪明,因为你的心态是一切都要好,生怕哪儿不好,被人比下去了,有时就像《阿凡提》里那个削断一截木棒的人,是会情不自禁地露点马脚的。我真见过有人写推荐信就写: 她是我5年见过最好的学生 然后一看GPA只有3.5。还有学生哭哭啼啼找老师,说, 我知道我GPA在班上就排50%,但是,我这要申常青藤,不给打个前5%的ranking咋能看下去啊。 我想说,不是老师心狠,你GPA就那个样子,人家写前5%,招生办的人马上就可以不看了,知道太假。所以,一旦动了这个念头,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何况,难道你就不担心,你操了很多心,终于换个名校的录取后,就不担心拿不到学位,难道学位后就不担心做不成什么事,到头来,抗着一个名校的光环,即使大家没有任何一个议论你,你也会觉得无数多的人都在议论你,说, 看,名校毕业的,还不是就这个样子。 不是说一个人没做成什么事情就有个什么了,而是担心你的心态一直会像没了水的鱼,内心不踏实。
人,对别人真诚,还算容易,因为当你在骗别人的时候,还知道你是在骗;但是,对自己真诚不容易,因为往往骗自己的时候,还觉得心安理得。
如果真想申请好的话,还是想想
1. 你为什么读研究生?为什么到国外读研究生?
2. 你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为什么对这个学科感兴趣?有什么规划?
3. 你做好哪些准备?
4. 你为什么想进 我 校?
要多思考,因为你慢慢会发现,很多一下从你脑子里蹦出的话,其实别人早就想过了,而且也很幼稚和浅薄,只有你问过了很多职业人,教授,学长学姐,查了很多资料之后,你才会发现,你想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了,你去读书的理由和兴趣,开始变化了。
当你的认识开始进步之后,你的PS的核心思想(就不是幼稚冲动),你的RL(就不是反复说你上课专心听戏讲,下课积极问问题),你套磁说的话,你发邮件打电话的心态(就不是在卖身一样)就不一样了。别人自然感受得到你的整个人的气度。
想想你究竟要干什么吧 我常说,你想摆地摊,扫大街都可以,也可以很高贵,但,关键是,为什么?JObs当年研究别人的荒唐事,荒唐行为,你不觉得人家BT,诡异?人家对这种事情有原初的兴趣,才慢慢有了用户体验这种指导思想。人家关注的就是人的行为。
别人招生,就看你为什么。
我一直喜欢一句话,每次写文章都会附上,这次也附上吧,希望对大家有启发,或者更功利地说,对大家申请的策略有点指导意义,大家自己体会吧。
任何一种良好的教育都是件危险的事。它会把你推入思想的水池深处,让你自己学会如何游出水面。它使你明白阳光下永远没有新鲜的事情,各种所谓的重要思想,文学、艺术、哲学、规律,几个世纪以来已经被无数个比你聪明睿智的学者们以各种形式讨论过了。幸运的是,一个真正的教育环境,不仅能够让你了解这些对话,而且要求你参与到这些讨论、辩解、争执中去,肆无忌惮地加入你的见解。
对于那些进入好学校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头脑里既有的种种东西(宗教的、政治的、社会学的、哲学的、科学的、文学的、历史的),在融入这些教育环境中将受到猛烈的撞击 在这样的一些所谓 危险想法 的包围之下,每一位严肃的学者,最后都得去发掘他们各自最关心的问题、观点,以及为生活寻找各自真正理性的激情。怀疑、质疑、推翻、反思,就是良好教育的精髓所在。
作者:著名教育学家Dan Simmons
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陈瑶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4612人
拥有大量高端成功案例。为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齐亚楠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536人
商科案例有哥伦比亚大学等,工科案例有麻省理工大学等,艺术案例有罗德岛大学等。
李君君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623人
成功案例涉及美国排名前60的院校,专业涵盖商科(金融,会计,管理),工科(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等热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