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30 366阅读
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却“水土不服”——BBC系列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英教育模式的激烈争论。
暑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朱联璧在英格兰收集关于该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材料,也与当地学生、家长和中学历史教师就英国中学教育的过去和现状做了交流。
她认为,英国的历史教育从讲授到考核都相对灵活,但学生要取得好成绩也不轻松。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以英国史为主,也要求了解部分世界史,比如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年份。考核重思辨,对识记的要求也不低,想进入名校难免要“吃小灶”。没有统一教材,只有课纲,而无论形式如何,塑造共同的国民记忆都是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此外,中学选考历史、本科选择历史专业的学生基数庞大,原因是人文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一般也被认为是“聪明”学生偏好的专业。
以下是对朱联璧的采访。
Q:英国中学生历史素养如何?他们需要记住女王登基年份吗,知道秦始皇是谁吗,了解北美独立战争吗……
A:如果说对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记忆,就我接触到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英国近现代史、世界现当代史的知识比较了解。对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年份和事件,出于升学考试的需要,大多会知道一点——比如日本入侵满洲里的年份。
但知识性的内容讲授仅是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掌握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并清楚表达论点也很重要。英国中学的文科科目都是这个考核思路,其实有点像GRE作文的考核形态。当然,如果没有基本的知识,也很难回答好问题。
要整体评估英格兰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不容易,但英格兰念历史本科的学生基数特别大,不少学校每一年要招收超过300个学生,所以至少这部分学生应该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有大致了解,不过具体程度因人而异。
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满洲里,这个知识点英国学生需要掌握。
Q:中学历史课程如何教学?
A:大家看过BBC的纪录片后大概对英格兰的小班教学、按学生学习能力分班有点印象。确实,英格兰的课堂规模一般比较小,不会超过30人。至于历史科目的教学课时,一般由老师和学校决定。这也是为何片中的中学校长可以自行决定引入一个“中国式中学”来运作,因为学校对于授课形式的决定权非常大。
英格兰初等教育虽然开设历史课,但不规定学时,也可以考察博物馆等形式完成。到会考前三年,多数学校开设两年到三年的历史课程,每周授课时间在60—90分钟不等。中学会考之后,相当于中国的高中阶段,英格兰现在大概有40%左右的学校会开设三年的历史课,另有40%开设两年历史课,剩下的学校开一年历史课。
在公立学校,只要学生能通过会考、达到大学预科的标准就可以了,学校加课不多。但对于哈罗公学和伊顿公学这样的精英私校,教学管理和设计都更灵活,自行决定怎么教,教什么。给学生开小班、增加学生的识记内容是他们保证“高分考生”、提升学生入名校比例的方式之一。
Q:英国历史科目有考纲吗?不同年级学习哪些内容?
A:英国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受国家课程标准(National Curriculum)的指导,而且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情况还有些许差别。英格兰的中小学教育分了六个等级,和国内的体系不完全对应,只能大致说一下情况。
小学生刚入学,理论上就有历史课。课程标准里会推荐一些知识点,例如建议小学生知道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航海家哥伦布,登月第一人耐尔·阿姆斯特朗,还有飞机首次成功飞行等内容。政治、经济和科技依然是主要方向。
伊丽莎白一世、哥伦布、阿姆斯特朗是英国低年级小学生需要知道的人物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需要了解1066年诺曼征服以前的不列颠历史,还要了解一些主题性的内容,例如利用约翰王、安妮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案例,理解君权更迭的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社会变迁,例如犯罪史、娱乐史等等。此外还要对外国古代文明有了解,尤其是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及其对不列颠历史的影响。欧洲以外的古代文明也最好能了解一个。
对初中生的要求主要是围绕1066年以后的不列颠历史和20世纪的世界史,中国的清王朝(1644年到1911年)也出现在这部分课纲中,推荐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是英格兰大学入学考试题目出得相对集中的范围,需要学生掌握史料分析和思辨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理解这种设定方式:15到19世纪的英国史和世界史对英国人来说其实就是英国本国史加英帝国史(也包括英帝国和外部世界的接触史),所以并没有跳出“不列颠历史”这个范畴。但20世纪之后就不一样了,英帝国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远不如18到19世纪,所以需要特别列出。而且20世纪至关重要的冷战和大屠杀都无法被完全框入“不列颠史”的范畴里,也就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断代的“世界”史。这种教授的重点可能是我感觉大学生对英国近现代和世界现当代史更熟悉的原因。
很多学生初中之后就不再修历史课,但都要参加历史科目会考。所有考题里,关于不列颠史的比重不能低于40%,这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之后,选修历史科目的学生会再深入学习,然后参加大学升学考试。
Q:为什么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以1066年为界限,而不是15世纪的大航海或者西罗马帝国解体?
A:总体来说,塑造国民身份认同依然是历史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建立了统一的封建英格兰国。很多英国的历史书划分断代时要引入这个年份,相对弱化西罗马帝国解体的年份的重要性。
由于英格兰的历史教育和公民教育是分在两个课程里,相对来说历史课里的公民教育色彩要比美国的历史课程弱不少。但强调从统一的英格兰到统一的不列颠的建立过程,还是非常重要的线索,1066年也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
Q:历史教科书由谁制定?
A:英格兰现在没有全国统一的教科书,能较为全面地包括知识点的只有教辅,各家教辅内容也是千差万别。
没教科书怎么教书呢?其实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有教科书的,和我们熟悉的历史教科书一样,时间线索清晰,注重君主更替和重大事件,但后来课程标准出台后,把“学生应该学什么知识点”这个问题弄得越来越含糊。学生需要的知识老师会通过复印几页过去的教科书来解决,然后老师自己决定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材料教。
再加上带有教科书性质的书都非常贵,印刷极为精美,一套会分好多册,学生家长和学校都不能保证所有孩子人手一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一般以讲义和试题分析为主,以考试为导向,而不是以课本为中心。
我问过一些学生,是偏好有教科书还是没有教科书的学习方式?有些同学还是觉得有教科书的话,学习能省力点,所以还是希望有书可用。
Q:没有教科书,那么考试有所谓“热点”或导向性吗?如何处理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比如苏格兰历史?
A:导向性仍然有。英国的“纪念史学”,尤其是强调塑造国民共同记忆的历史事件的纪念、展览活动在进入21世纪以后有明显增加。拿最近来说,中国国内对于大宪章800周年的讨论热情已经消退了个把月了,但在英国依然保持热度,几乎所有书店都在卖牛津通识读本中的《大宪章》分册。在大宪章系列纪念活动之前,课程标准刚经历过一轮修订,最新的标准弱化了此前强调过的英国废奴运动,转而以和二战有关的大屠杀、以及和本国有关的大宪章作为热点,约翰王也被列入推荐讲授的人物。
不存在所谓的“英格兰”教科书,也就无法看到一种统一的、对苏格兰的阐释。就我看到的类似教材的书本而言,对苏格兰提的也不多。在历史研究领域,苏格兰史研究也远不如英格兰史发达。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还有康沃尔其实都有和英格兰不太一样的历史和认同,但很难全面呈现在同一本历史教材里。
Q:升学时如何考核历史?
A:英格兰的考核是以打等第为评分方式。例如,要在一所还不错的学校读人文科目,有些就会要求学生有一个A等的历史科目的成绩。
大学的入学考试看重思辨和分析,理论上不要求学生掌握很多知识点,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可以。但前面也提到了,知识和论点是无法割裂的。学生不可能在没有素材的情况下仅仅靠思辨和分析就完成历史科目的答题。
而且,英格兰的高考阅卷基本都是找同一大类的本科生,很多并没有在大学预科修读过阅卷科目的课程。本科生当然也有一定能力评价考生的思辨能力,但他们拿到的评分标准仍是基于知识点。换言之,大学入学考试要得高分,学生还是得有大量的基本史实作为知识储备,否则也无法拿到好成绩。
当然,目前调研还在进行中,以上观察不排除有以偏概全的情况。之后我也将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Q:您认为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在什么方面?如您所说,中学选考历史、本科修习历史专业的学生人数很多,他们最终会走向历史研究吗?
A:英国中学历史教育的特点是灵活性很大,但也不是不需要大量的识记,而是需要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表现出对于特定问题的思考。这对思辨和识记能力都有要求。
在英格兰,一般自认为识记功夫较好的学生才会在大学升学考试选择历史科目,并且敢于在大学修读历史学。英格兰大学里学习基础人文学科的学生很多,文史哲加起来能有千把人,一般也被认为是“聪明”学生更偏好的专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大多零售业雇主认为能读完基础人文学科的学生很聪明,他们也适合从事政府服务类工作,学生就业前景大多很好。这对维持一个庞大的人文学科本科生规模来说也有积极作用。
至于庞大的选考历史科目的学生、历史系本科生的基数,是否利于培养更多专业历史学家?不尽然。有标准答案的历史教育和需要探索的历史研究在目标、路径上都很不一样,实际面对的史料差距甚远。很多学生选择历史科目,只是为了凭借自己聪明的脑袋找一份好工作,并无要成为历史学家的志向,或是对历史有极为浓厚的兴趣。
再者,由于英格兰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对外国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的要求越来越低,也妨碍了学生研究英格兰以外的历史和中世纪之前的历史,导致选题面狭窄,不利于在学术市场上就业,也降低了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兴趣。他们更偏好在历史学本科毕业后念一个应用型的硕士专业,或是选读历史加政治、历史加外国语言的本科双学位,为自己找工作铺平道路。所以多数人选择人文类科目还是基于实用的考虑,而非实现学术理想。
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
杜慧宇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9年
成功案例 2497人
成功案例包括剑桥大学,UCL,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杜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等。
贾宇琨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0年
成功案例 2745人
2年留学经验 6年行业经验 充分发掘学生优势,精准定位理想院校,全方位提供留学帮助,真诚认真负责,无时无刻无论在哪,有疑问找我就好!
赵晨阳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8年
成功案例 2136人
王梓橦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8年
成功案例 2267人
对于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沟通,精准定位,定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