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 464阅读
在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如果课堂上有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倾向于坐在一起,远离本地学生。如果一节课只有一名中国学生,那么这个人要么坐在第一排,要么坐在角落,而不喜欢与外国人坐在一起。外国同学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和外国同学多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还能够在课程遇到问题时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
不在外国学生面前讲中文
首先,就是尽量不要讲中文。也许你觉得奇怪,怎么在外国课堂上还能有机会讲中文?但是如果课堂上有中国同学,你们自顾自地在一边用中文聊天,那么本地学生就会很知趣地退到一边--他们会认为用他们不懂的语言聊天意味着这段对话不欢迎他们加入。这么做几次之后,很可能本地人就不愿意和中国学生说话了。甚至有当地同学半开玩笑地表示过,一听到别人说不熟悉的语言,就感觉好像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所以如果有外国人在身边,还是尽量不要讲中文,以免让人觉得失礼。
另一方面,不要每时每刻都和中国学生呆在一起。和一些留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大多选择差不多的课程,然后一起去上课,在教室内占据一个角落,下课一起离开,和当地学生仿佛没有交集一般,在国内上学和在国外上学,其他没什么两样。
话题选择多样
和外国同学聊天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他们风趣幽默,一般都乐于和国际学生交流,也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刚来的时候我需要在网上买一条上课需要用的导线,因为还没有申请到信用卡,所以无法完成支付。班里的多伦多女孩把自己的信用卡号码借给我,帮我买下了导线。晚上的课下课较晚,有车的同学都会提出要载我一程。时不时也会收到本地同学们的邀请,一起去聚会或是看电影。
和本地同学们交流的话题同样非常多,中国美食(Chinese Food)是他们最爱的话题。如果和他们谈话的过程中出现冷场,问问他们爱吃什么中国菜几乎是最佳暖场话题,屡试不爽。一般前一天的作业和课程讨论也是不错的选题,大家都会有想要发表的感想,拿出来问一下大家就会接下去和你聊天了。
话题方面的避讳其实不多,婚否、年龄、薪资和隐私等方面本来是西方人的禁忌,在中国逐渐也已经成为交谈禁忌,成为了社交基本常识。这些问题对方如果不提及,一定不要主动问起,尤其是你们还不熟悉的情况下。不过一般人不会说自己的婚姻状况,却愿意提及自己的子女和家庭,所以如果交谈对象说起自己的小孩,你也就可以猜测她的年龄和婚姻了。也不要小看他们关于中国的了解,不要问类似"我住在北京,你不知道吧?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样的话,要知道你的同学们都是大学生,这点基础还是有的。
英语大胆讲
初次交谈少不了自我介绍,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好一段,这样和每个人作介绍的时候就可以侃侃而谈而不需要临时组织语言了。这样的自我介绍既可以在同学中用,也可以在上课第一天时向全班介绍自己(前提是这堂课不是大班额授课)。自我介绍可以包括姓名、家乡、家庭状况、之前的学校情况、为什么要来加拿大,未来计划和打算等等。
和外国同学的沟通是最佳的英语口语实战训练。每次上课前我都愿意提前15分钟到教室,就是为了和早到的同学们说一会儿话。从他们那里可以学到最地道的表达,也有很多关于英语语言方面的疑问他们可以帮忙解答。久而久之,口语和听力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并不需要特别加以训练。
和同学交流不需要像与教授交流那样严谨恭敬。相反,你无须担心说错话或者没有表达清楚,因为敢说是口语练习的第一步。之后才是打磨语言的过程。不过如果你没有听懂对方在说什么,一定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对方再加以解释。不要出现你完全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却拼命点头的状况。
How are you
How are you?这个问题是同学之间打招呼最常见的问候。每个人走进教室之后几乎都会这样相互问候。中国学生似乎对这个问题最熟悉,因为初中英语第一课学的就是How are you。但是你真的知道How are you要如何回答吗?曾经在国内听过很多次那个中国学生只会用"Fine, thank you. And you?"来回答老外问出的"How are you?"的故事,当时我还笑得很开心。但是来到加拿大之后,每天上课进了教室,周围的老外同学都会问一次"How are you?",我就笑不出来了。并不是每一天都是非常好(I&apos&aposm fine),有时候明明有很多作业,过得很差,要怎么回答呢?
我来列出几种选择,供第一天上学碰到How are you 问题就头大的同学们选择。
过得好:I&apos&aposm fine.
Pretty well.
Very well.
过得不错: I&apos&aposm OK.
Not bad.
Good.
过得差: Too bad.(然后开始解释原因就行了。)
其实直接开始解释也可以,不用非要想一个回答来应对How are you。其实How are you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外国人的客套,人家只是问候一下,并不需要你说长篇大论的原因。所以适可而止就好。
和本地同学的沟通也许不能帮你真正走进西方世界的社交圈,但是却可以一斑窥豹地从和他们的交往中发现冰山一角,体会在外国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既然来到加拿大,就不要封闭在华人世界,多同本地同学交谈才能学到更多。
留学生活:与外国同学相处有绝招怎么适应留学生活?在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如果课堂上有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倾向于坐在一起,远离本地学生。如果一节课只有一名中国学生,那么这个人要么坐在第一排,要么坐在角落,而不喜欢与外国人坐在一起。外国同学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和外国同学多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还能够在课程遇到问题时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
不在外国学生面前讲中文
首先,就是尽量不要讲中文。也许你觉得奇怪,怎么在外国课堂上还能有机会讲中文?但是如果课堂上有中国同学,你们自顾自地在一边用中文聊天,那么本地学生就会很知趣地退到一边--他们会认为用他们不懂的语言聊天意味着这段对话不欢迎他们加入。这么做几次之后,很可能本地人就不愿意和中国学生说话了。甚至有当地同学半开玩笑地表示过,一听到别人说不熟悉的语言,就感觉好像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所以如果有外国人在身边,还是尽量不要讲中文,以免让人觉得失礼。
另一方面,不要每时每刻都和中国学生呆在一起。和一些留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大多选择差不多的课程,然后一起去上课,在教室内占据一个角落,下课一起离开,和当地学生仿佛没有交集一般,在国内上学和在国外上学,其他没什么两样。
话题选择多样
和外国同学聊天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他们风趣幽默,一般都乐于和国际学生交流,也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刚来的时候我需要在网上买一条上课需要用的导线,因为还没有申请到信用卡,所以无法完成支付。班里的多伦多女孩把自己的信用卡号码借给我,帮我买下了导线。晚上的课下课较晚,有车的同学都会提出要载我一程。时不时也会收到本地同学们的邀请,一起去聚会或是看电影。
和本地同学们交流的话题同样非常多,中国美食(Chinese Food)是他们最爱的话题。如果和他们谈话的过程中出现冷场,问问他们爱吃什么中国菜几乎是最佳暖场话题,屡试不爽。一般前一天的作业和课程讨论也是不错的选题,大家都会有想要发表的感想,拿出来问一下大家就会接下去和你聊天了。
话题方面的避讳其实不多,婚否、年龄、薪资和隐私等方面本来是西方人的禁忌,在中国逐渐也已经成为交谈禁忌,成为了社交基本常识。这些问题对方如果不提及,一定不要主动问起,尤其是你们还不熟悉的情况下。不过一般人不会说自己的婚姻状况,却愿意提及自己的子女和家庭,所以如果交谈对象说起自己的小孩,你也就可以猜测她的年龄和婚姻了。也不要小看他们关于中国的了解,不要问类似"我住在北京,你不知道吧?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样的话,要知道你的同学们都是大学生,这点基础还是有的。上12下
共2页
阅读全文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
李昂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5年
成功案例 1335人
冷瀚铂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9年
成功案例 2427人
1. 多年龄段客户群体,对高中、本科、硕士、博士都有深入了解 2. 在美曾从事国际生招生工作,了解美国学校招生流程 3. 多年top30学校申请经验,美高、美本学生居多。 4. 同时兼顾多国家线申请。
庞娇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5年
成功案例 1335人
工作认真细心负责,与客户交流沟通耐心温和。 几年留学行业的工作经验,使我申请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加广泛,目前已经涉及专业的申请领域囊括了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经济、国际贸易、设计、生物、生物工程、计算机工程、工业工程、MBA、通讯工程、艺术等近25个专业,同时创下学校申请百分百录取的好成绩。工作期间,已成功为学生申请到。擅长申请高中,本科及转学,研究生等各类学生。
王星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5年
成功案例 1335人
擅长挖掘申请者背景,让申请者找到自身优势,在申请博士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给学生做出最优的申请方案,在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学校,专业,教授以及学生背景的匹配因素,指导学生与教授以及学校联系,抓住学生背景亮点,指导学生顺利完成申请的各个方面工作。最终帮助众多申请博士全奖的学生获得心仪的录取,并暂获全奖OFFER,半奖等,累积帮助学生获得奖学金金额超过600w美金。 对于各国签证政策有独到的见解,擅长分析疑难杂症申请者,多次帮助签证大难申请者获得签证。国内多个留学签证论坛的版主,十年来义务为大家解答疑难问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签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