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0 307阅读
留学生去异国读书,本是求学,但目前却有一些学生把留学的定义改变,期间盲目攀比,高额消费比比皆是。
触目惊心:
留学生院校里 LV做“校包”
陈同学曾是澳大利亚一家预科学校的学生,现在在悉尼大学就读,他曾在QQ上与国内的同学聊天时说:“留学预科生的生活,在国内时是很难想象的。”陈同学说的情形,与2009年网上惊爆的一则新闻有点类似:当时一位留学新西兰的学生卖淫只为了买LV包,这个真相曾经令他大为吃惊,也绝少家长知道,但这正是某些留学生在国外经历的真实生活。
穿名牌开名车“很普遍”
在这所一半以上留学生都来自中国的学校,陈同学发现了一个壮观的景象:走在校园里,男的、女的,拎的、挎的,满眼都是LV包包,其中不乏昂贵的限量版。在澳大利亚,LV包售价显然比国内低,中档的价值1500澳元(约合人民币9000多元),但它依然是奢侈品的标志。
有一次,一个同学背着LV包经过悉尼海关,女关员问他的LV包多少钱,当听说要1800澳元后,立即开玩笑说:“你好有钱,我想嫁给你。”有一段时间,澳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大跌,但LV的价格没变,陈同学陪着几个女生去“血拼”,每人买了三四个。有点钱的男生还会把LV当礼物到处送。当然,也不排除没钱的人啃咸菜省好几个月的钱去买名牌包,或者再简单一点,女生找个男人让他送。“毫不夸张地说,LV就是我们的校包,用低档次一点的牌子就算自降身份了!”
陈同学的朋友中,买好车的大有人在,悍马很常见,开宾利的也有。一堆豪车停在校门口,大伙儿坐在车里面说说笑笑,和大片《暮光之城》的场景差不多。
女生上课都化妆,烟熏妆也不算夸张,素颜的基本不见。澳大利亚空荡荡的顶级大商场里,总有一群中国留学生在选化妆品,甚至1万多元一瓶的面霜,许多女孩子硬着头皮也会买,要么提前把自己的学费生活费透支了,要么傍上一个供吃供住的男友,用省下来的钱买名牌。
记者了解到,其实,不只是中国留学生,其他国家的学生也会追逐名牌。在荷兰伊尔德国际学校攻读IB高中文凭的吴树达告诉记者,他的第一任室友是个荷兰人,15岁。有次周末学校组织了校外活动,他全身上下全是名牌,吴树达问他这一身装扮要多少钱,他说差不多2000欧元。“虽然我以前以为外国人并没有那么讲究名牌,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还是会有追名牌的心理。”
追名牌之风就像传染病
“一位比我先到2个月的中国学生,我刚见到他的时候,他穿的都还是像一般的年轻人一样,带来的衣服无非也就是些国内的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牌子。但是到了下半学期,他也慢慢开始去买那些奢侈品名牌,像Burberry的外套和衬衫之类的。除了衣服,他也会去买那些名牌香水、钱包等。所以,我觉得这种消费观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像在我们学校,如果你穿那种奢侈品牌的衣服上学,同学们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他们中大多数都穿得差不多。”
给家长支招:引导孩子消费
招数一:
与孩子一起讨论每一笔消费
美国“海归”顾问表示,当年他的父母每两个月给他汇一次钱,并要求他每天都记账,然后汇报。过一段时间,大家一起讨论每一笔消费,哪些是合理消费,哪些是可以删减的消费,甚至哪方面可以增加开销(如在假期有计划地自助旅行,这样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要比买个名牌包更值得回国炫耀)。如果家长以这种商量的态度,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会让孩子在得到尊重理解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金钱,而不是还没到月底钱就花完了,却不知道都花哪儿了,也会更容易采纳父母的意见,慢慢改正尚未完善的消费价值观。
招数二:
了解当地物价 该花还要花
曾有过多年留学经历的以为老师表示,在消费问题上,家长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最好不要一开始就予以否定,而是要主动跟孩子沟通消费的原因。曾经有一个本科读市场营销课程的孩子想购买汽车,作为帮教授做市场调查的代步工具,家长了解后,经济上支持了孩子,有了汽车代步,孩子做调查实践更便利,由于研究表现出色,最终得到教授的实习助教职位。
建议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大概了解当地的物价水平,估算孩子花费的额度,从而跟孩子共同制定出每月的相应花销限制。
过来人提醒:
留学炫富易“诱人犯罪”
留学专家表示,在澳大利亚,确实存在少部分中国留学生奢侈消费的现象,而且可能是部分地区的学生因为少接触名牌,而会因为好奇心态购买。事实上,在澳大利亚并没有奢侈品的专卖店,名牌商品通常都是在免税店购买,学生要凭借国际航班机票,才可以免税在机场取货。如果没有国际航班机票,则需要缴纳15%~20%的奢侈品购物税,所以会比国内购买的奢侈品更贵。
对中国留学生而言,如果是出于炫富的目的而频繁购买奢侈品,这样的消费无疑是过于张扬,容易因露富而引起被盗被抢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专家在此建议:学生赴海外留学,学习才是第一要务,消费要视自身消费能力而定,没必要跟其他人盲目攀比而导致不必要的开销。
出国留学:家长须引导孩子消费出国留学:家长须引导孩子消费(二)留学生去异国读书,本是求学,但目前却有一些学生把留学的定义改变,期间盲目攀比,高额消费比比皆是。
触目惊心:
留学生院校里 LV做“校包”
陈同学曾是澳大利亚一家预科学校的学生,现在在悉尼大学就读,他曾在QQ上与国内的同学聊天时说:“留学预科生的生活,在国内时是很难想象的。”陈同学说的情形,与2009年网上惊爆的一则新闻有点类似:当时一位留学新西兰的学生卖淫只为了买LV包,这个真相曾经令他大为吃惊,也绝少家长知道,但这正是某些留学生在国外经历的真实生活。
穿名牌开名车“很普遍”
在这所一半以上留学生都来自中国的学校,陈同学发现了一个壮观的景象:走在校园里,男的、女的,拎的、挎的,满眼都是LV包包,其中不乏昂贵的限量版。在澳大利亚,LV包售价显然比国内低,中档的价值1500澳元(约合人民币9000多元),但它依然是奢侈品的标志。
有一次,一个同学背着LV包经过悉尼海关,女关员问他的LV包多少钱,当听说要1800澳元后,立即开玩笑说:“你好有钱,我想嫁给你。”有一段时间,澳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大跌,但LV的价格没变,陈同学陪着几个女生去“血拼”,每人买了三四个。有点钱的男生还会把LV当礼物到处送。当然,也不排除没钱的人啃咸菜省好几个月的钱去买名牌包,或者再简单一点,女生找个男人让他送。“毫不夸张地说,LV就是我们的校包,用低档次一点的牌子就算自降身份了!”
陈同学的朋友中,买好车的大有人在,悍马很常见,开宾利的也有。一堆豪车停在校门口,大伙儿坐在车里面说说笑笑,和大片《暮光之城》的场景差不多。
女生上课都化妆,烟熏妆也不算夸张,素颜的基本不见。澳大利亚空荡荡的顶级大商场里,总有一群中国留学生在选化妆品,甚至1万多元一瓶的面霜,许多女孩子硬着头皮也会买,要么提前把自己的学费生活费透支了,要么傍上一个供吃供住的男友,用省下来的钱买名牌。
记者了解到,其实,不只是中国留学生,其他国家的学生也会追逐名牌。在荷兰伊尔德国际学校攻读IB高中文凭的吴树达告诉记者,他的第一任室友是个荷兰人,15岁。有次周末学校组织了校外活动,他全身上下全是名牌,吴树达问他这一身装扮要多少钱,他说差不多2000欧元。“虽然我以前以为外国人并没有那么讲究名牌,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还是会有追名牌的心理。”
追名牌之风就像传染病
“一位比我先到2个月的中国学生,我刚见到他的时候,他穿的都还是像一般的年轻人一样,带来的衣服无非也就是些国内的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牌子。但是到了下半学期,他也慢慢开始去买那些奢侈品名牌,像Burberry的外套和衬衫之类的。除了衣服,他也会去买那些名牌香水、钱包等。所以,我觉得这种消费观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像在我们学校,如果你穿那种奢侈品牌的衣服上学,同学们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他们中大多数都穿得差不多。”
上12下 共2页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Copyright 2000 - 2020 北京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aoji.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50284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2-3层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陈瑶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4612人
拥有大量高端成功案例。为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齐亚楠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536人
商科案例有哥伦比亚大学等,工科案例有麻省理工大学等,艺术案例有罗德岛大学等。
李君君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623人
成功案例涉及美国排名前60的院校,专业涵盖商科(金融,会计,管理),工科(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等热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