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族群和谐之路

2017-04-07 作者: 277阅读

  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新加坡教育也呈现出很强的包容性和公平性,这也是吸引众多留学生前去留学的原因。新加坡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3%。新加坡提倡宗教和种族之间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实行宗教自由政策。族群之间多年来和睦共处,有赖政府与民间团体的携手合作。今天小编为大家回顾一下新加坡为促进种族与宗教和谐所走过的路。

  ●独立前措施

  成立于战后1949年3月18日的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nter-Religious Organisation),是民间多个宗教领袖自发创立的联谊会,它多年来致力促进新加坡不同宗教团体之间的了解。这个联谊会的成立反映了民间团体对促进种族和谐的自觉意识和不懈努力。

  联谊会的十个宗教成员是:印度教、犹太教、袄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锡克教、耆那教和巴哈依教。

  人民协会则是另一个凝聚各族群的重要基层平台。1964年7月21日,新加坡回教徒举行穆罕默德(Prophet Muhammad)诞辰的游行,却酿成马来族与华族之间的种族暴动。为了安抚族群之间的情绪,政府在暴动后快速成立由不同种族人士组成的亲善委员会,并安排他们偕同议员到住宅区慰问居民。

  ●种族和谐政策

  政府为汲取1964年7月21日种族暴动教训,将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教育部从1997年起,以各种形式和活动让年轻一代认识历史,提醒他们种族和谐的重要。全国学校鼓励学生在这一天穿上各族传统服装上课,借此了解各族习俗。组屋种族比例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在维持种族和谐方面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组屋区开始出现某个族群聚居的情况,有鉴于这对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将产生严重影响,政府在1989年3月1日实施种族比例政策,按比例分配组屋给不同种族国人,确保每个组屋区有不同族群共住,落实国民融合目标。

  ●民间组织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敲醒了种族极端主义的警钟。族群互信圈(Inter-Racial Confidence Circles)于2002年在这个紧张局势下成立。它在2007年改名为全国族群与宗教互信圈(Inter-racial and Religious Confidence Circle,简称IRCC),以更好反映族群互信圈在促进不同族群与宗教和谐时所扮演的角色。

  每个“互信圈”由选区里的不同族群、各种宗教的信徒、社区以及教育与商业组织的领袖组成。他们负责通过各种促进族群沟通的方式,加深各族群以及宗教信徒间的感情,同时加强彼此的信心,避免恐怖行动等外来因素破坏社会的和谐。

  ●促进青年了解

  成立于1997年的种族和谐资源中心OnePeople.sg(前称为中区联合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为青年推动促进宗教和种族和谐的各项计划,包括进行与种族相关的调查,了解社会融合方面的课题、趋势及现象。

立即咨询

留学咨询

更多出国留学最新动态,敬请关注澳际教育手机端网站,并可拨打咨询热线:400-601-0022
  • 专家推荐
  • 成功案例
  • 博文推荐
  • 武安琪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6360人

    被五所大学全拒的Z同学,成功帮她申请排名前50的院校并取得6000美金奖学金。

  • 高国强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1年

    成功案例 2937人

    留学关乎到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留学规划导师,我一直坚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品质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基于对学生和家长认真负责的原则,结合丰富的申请经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未来发展方向,顺利进入理想院校。

  • 陈瑶A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5年

    成功案例 4612人

    拥有大量高端成功案例。为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 齐亚楠 向我咨询

    行业年龄 13年

    成功案例 3536人

    商科案例有哥伦比亚大学等,工科案例有麻省理工大学等,艺术案例有罗德岛大学等。

  • 哪些大学,在大厂的target school名单上?

    1545人阅读 查看原文

  • 甭管去哪国留学,只要是QS前100大学就行,反正我毕业后都是要回国的!

    1535人阅读 查看原文

  • 2023留学年度盘点丨这一年留学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1585人阅读 查看原文

  •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留学超超超值?

    1251人阅读 查看原文

我要查

澳际服务

我要读

热门国家申请